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蔬菜“持证”上市难在哪里?


——广州食用农产品标识实施情况调查

  超市:“持证”菜价高,散装菜不易分批贴标

  笔者9月1日走访了广州市多家超市的生鲜区和蔬果区,发现带有产地、保质期、价格等标识的蔬菜均为进口蔬果或包装菜,后者冠以“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或某某超市“优质蔬菜”,价格普遍较贵,摊位前人丁冷落。一旁的散装菜则聚集大批市民,在台前排起了长队。
  在中山大道某超市内,家住华港花园的廖女士在“无公害蔬菜”区挑了一包菜心和荷兰豆,又到散装菜区域买了菜心、番茄、茄子等蔬菜。“这些无公害菜是买给小孩子吃的,那么贵,我们大人怎么吃得起?”她说,带包装的菜上面价格、保质期都清清楚楚,买了放心,但价格过高,“这一包菜心几两重,价钱却够买两斤普通菜心了。”
  当笔者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为何散装蔬菜没有标明产地时,有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散装菜产地有电脑存档就够了,菜的数量太多难以分批贴标,“贴了标签不好看”。
  在上社、石牌等多家肉菜农贸市场,笔者只发现一家卖“干水菜”的摊档上方挂了一个手写纸板“从化无公害菜”,但蔬菜究竟来自从化何地,档主没有回答,只是说:“来我们这里买菜的都是熟客,质量不好就没人买了。”
  批发市场:货源随档口变化,生产信息难固定
  广州回春蔬菜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在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内,给每批蔬菜办“身份证”非常容易,“我们用药都是有记录的,每个地块哪天出多少菜,拉到哪个市场去卖,记录也都很容易做。”他说,在生产环节,基地蔬菜落实“身份证”非常容易,主要是因为供货渠道相对固定,生产环节把关比较严,而且公司可以统筹下属的所有菜地,但对于一些种菜的散户而言,做到这一点则很难。
  “给蔬菜标产地?怎么标?”番禺区沙涌村的一位郭姓菜农说,他所种植蔬菜的“身份证”就是带“良”字的竹篓,菜拉到农贸市场,“大家知道是阿良的菜就行了。”他说,自己的菜一般都是拉到清河市场去卖,与菜贩熟了,菜就不需要什么标识,“我的脸就是菜的身份证。”不过,他的菜后来被菜贩拉到哪里,他则完全不知。
  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蔬果批发市场之一,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黎家健表示,现阶段在批发市场实行果蔬身份证标识很难。他说,由于市场供货方太多,成交量大,且货源遍布全国各地,市场里每个档口的进货渠道都不一样。“这个档口这段时间是这个货源,过两天就变了,很难固定下它的生产信息。”同时,由于农产品的安全标准每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每个省的标准都不一样,对江南菜场这样多货源的市场而言,贴“身份证”操作起来很麻烦。
  专家:应选取单位价值较高的产品试点
  黎家健认为,蔬菜“身份证”首先要统一国内农产品质量标准,同时要从生产源头开始抓,“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把蔬菜贴‘身份证’的责任放到批发市场,是很难的。”
  有专家表示,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要逐步建立,不能操之过急。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应该首先选取单位价值比较高的产品进行试点,一旦获得一定的成功和经验后,再向其他产品推广,更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一般来说,‘身份证’之类的标识首先在肉类产品中实行,其次才过渡到蔬菜水果,在蔬菜方面一下子全面铺开‘身份证’制度不大可能。”
  笔者了解到,类似东升农场等大规模蔬菜基地,目前可以做到销出的每一包菜都能通过包装追查到田间。蔬菜包装袋上的记录信息不仅有选籽、施肥、除虫、采摘时间等,还可以看到加工环节的各项检测数据。然而,这样严格的身份标识难以普遍推广。
  “人家东升是大企业,种菜现代化,我们还是靠一双手在种。”有菜农表示,自己种的青菜一年要收七八造,种了收,收了种,“就是我想做什么‘身份证’也没那工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菜心 番茄 茄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