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却正在悄然撤离农村市场


正当农村地区对资金需求如饥似渴之时,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却正在悄然撤离农村市场,农村地区信贷需求猛增和资金持续外流的矛盾在重庆的部分农村地区呈加剧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合川支行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3月末,潼南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约为2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约为70亿元。2008年12月末,潼南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约为19亿元,当年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约65亿元,存贷比尚不足30%,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不成比例,资金外流情况尤为突出。

  据了解,潼南县目前共有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发行、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六家银行。在一季度约21亿元的贷款余额中,重庆农商行的贷款余额约10亿元,占了半壁江山;中国农业银行贷款余额约5亿元;农发行贷款余额约3.5亿元。

  “银行不缺钱,作为监管机构我们要求金融机构尽可能对潼南地区提供信贷支持,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支持。”银监会合川监管办有关人士向记者坦言。记者调查后获悉,金融机构对潼南地区慎贷主要原因之一是缘于当地的诚信环境不太理想,多家银行均在当地遭遇过因诚信问题带来坏账的困扰。

  从2005年起,重庆农村信用社(重庆农商行的前身)即在潼南推广“无抵押小额农业信用贷款”,但这些发出去的贷款如今让重庆农商行困扰不已。“我们要求农商行对这一块进行外查内对,但现在还有接近30%的贷款核对不了。”该人士告诉记者,在核对的过程中,重庆农商行发现了很多棘手的难题,当年申请贷款的农户有些外出打工了,根本联系不上;有些竟然是冒名顶替的,查无此人。这样由于当地企业或居民失信给银行带来坏账的案例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曾遭遇过,“如今重庆农商行几乎不敢到当地开展业务了,所做的贷款也以银团贷款为主。”

  在饱受当地失信环境困扰以后,一些机构选择从潼南撤离。“几年前,建设银行将其在潼南县的支行降格为办事处。”该人士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将潼南当地贷款的审批发放权限收回重庆分行。大型金融机构存贷比严重失衡显示潼南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峻,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3月末,该行在潼南地区吸收存款约为8亿元,但其在当地发放贷款只有5000多万元。在与潼南相邻的重庆市合川区和铜梁县,存贷比失衡的现象同样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合川支行统计的数据显示,合川辖区(合川区、潼南县、铜梁县)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5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38亿元,存贷比不足40%。

  “潼南在重庆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在中国,整个县域的经济萎缩很明显,而金融在县域的萎缩更明显。”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金融办主任罗广表示。他告诉记者,在三峡库区的很多区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不足30%,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区县缺乏地方银行,资金的管辖权在市里,对于贷款项目的选择和贷款的审批,金融机构在全市都是用统一的标准,这就造成了几方面问题:首先,从项目上来看,经济落后地区最好的项目放在全市拉平之后,有可能仍是很差的项目;而从贷款审批上来看,由于全市统一标准,农村和城市利用一个标准,农村地区获得贷款的难度无疑加大。此外,他还表示,部分区县地方政府太懂金融,不太熟悉金融行业的运作规律,也使得其在金融运作上力不从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