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电脑下乡市场调查:英特尔眼中的农村信息化


“到农村去”

  ——英特尔眼中的农村信息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在金融危机弥漫、一线市场趋于饱和的今天,无论是跨国巨头,还是本土的一、二、三线厂商,面对渐渐打开大门的中国农村市场,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农村去”!

  成立“农办”

  今年2月,跨国IT巨头英特尔悄悄成立了一个名为“农村信息发展办公室”(Rural Program Office)的部门。“由于一开始并没有确定好中文名称,所以在内部大家戏称我们为‘农办’。”“农办”主任、英特尔农村信息发展经理周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实际上,英特尔对中国农村市场的关注与推动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从最初的摸索,到总结出一些经验,再到正式成立这样一个业务部门,目的就是为下一步我们‘全面下乡’的方向调整做准备。”周力表示。

  据周力介绍,此前英特尔的农村信息化工作都由销售市场部来完成的,并没有单独的人员和部门,而此次成立这样一个单独的、直接向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汇报的“农办”,就是要把这块业务上升到中国地区层面。

  “农村市场是英特尔中国区最重要的业务方向之一,也是2009年英特尔最重要的战略之一,甚至可以说下乡这个目标是我们今年的重中之重。”周力说。

  事实上,英特尔对于农村市场的“偏爱”和期望早就不是秘密,并且一直在以各种形式推动中国农村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007年,英特尔就曾发布过其“农村信息化”战略,并与海尔联手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农村用户的家用电脑——“家家乐”。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时的英特尔农村战略还停留在形式重于内容的阶段。

  今年1月,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在履新的第一时间便撰文阐述家电下乡所带来的农村信息化巨大机遇。英特尔全球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在去年年底的北京之行中,也多次强调中国农村市场发展。而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前CEO克瑞格·贝瑞特不仅多次走访中国河南等地的农村,还断言“互联网的下一个十亿用户将在农村地区产生”。

  电脑要下乡 更要信息化下乡

  除了让电脑走入乡村,周力认为另外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农村信息化,这也是过去5年,英特尔一直在推动的一件事情。“电脑下乡和农村信息化可以说是英特尔农村战略的两条腿。”他说。

  钱永严是四川省眉山市白马镇民兴农资连锁店的老板,去年一年,他的这家农资店实现收入50多万元,而且在过去5年里,他的收入每年都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而老钱的秘诀就是一台能够上网的二手电脑。

  5年前,老钱的农资店经常被种子真伪难辨、产销信息对接不畅等农民们普遍遇到的问题所困扰。而如今,借助电脑和网络,老钱不仅可以在网上查询种子、化肥的信息以辨别真伪,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种子的培育种植技术、查询各种资料,甚至与农科院的专家进行交流,从而帮助买种农民提高种植技术。

  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老钱可以发现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商机”。2007年,老钱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关于本地优质脐橙待售的信息,不久,山东胜利油田有关部门通过QQ跟老钱联系,并最后确定要采购23万斤,这一笔生意,老钱就赚了15万。

  现在,老钱的农资商店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植信息权威发布点”,并成为本地23家经营农资商品的店里生意最好的一家。而老钱使用的电脑和网络是四川省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与英特尔和四川电信合作为一些农民提供的。

  在推动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英特尔已经与十几个省市达成协议,以多种形式在中国农村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很多项目的投入资金额都以千万计算。比如,英特尔在四川启动的“i世界计划”,投资高达3500万元人民币,这个计划将为成都、绵阳、德阳等地的中小学建立200个拥有最新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电脑与宽带捆绑推广

  “在未来家电下乡进行的4年中,一定会对中国整个IT的产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一些影响我们现在就已经看到了。”周力认为这种影响至少是两个方面:一是DIY(自己组装电脑)市场将进一步萎缩;二是在农村地区,电脑的销售渠道乃至整个家电的销售渠道都会进一步整合,厂商除了和家电连锁企业的合作之外,在渠道方面也可能会加强与新兴渠道的合作,比如电信企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化肥 脐橙 两条腿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