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在集镇上发现一些货摊上摆着飘柔、海飞丝洗发水和雕牌肥皂、碧浪洗衣粉等日用品,其售价却比城市同类商品便宜许多,拿起来仔细看看,拙劣的包装不由人要怀疑其来路。类似的现象还不少,如饮料、酱醋、小食品等,琳琅满目,许多商品的价位也都较城里超市的售价低得多。其实,其中大多是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干脆就是土作坊土法制作的。但由于进价特别低,售价不高却销售得很快,经销商卖假货比卖真的还要赚钱。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消费需求增长,大量生活日用品进入农村市场,既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农村市场繁荣,也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市场繁荣了,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了,而一些在城市少有立足之地的假冒伪劣商品也欲鱼龙混珠,转向农村寻找生存空间,想把农村变成销“废”地,这是决不能允许的。
调查发现,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能在少数农村“大行其道”,其原因有三:首先是农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农民购买力仍然很有限,购物图便宜,即使知道商品质量不过关,也愿意掏低价购买,这就为成本低、价格低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市场提供了温床;其次,农村小商品经营主体不规范,经营者自身是农民出身,对商品知识、法律知识的了解很有限,经营时往往只考虑进的货有没有人买,能不能赚到钱,至于质量怎样则想得很少;第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消费知识不多,辨别商品真伪能力较弱,即便买了假货,常常自认倒霉,很少去依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是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再加之农村的市场执法部门力量相对薄弱,许多基层工商部门只能应付乡镇街道上的较大商场管理和农贸集市管理,无暇过问设在各个村庄的小门店。面对农村市场分散、销售网点多的实际状况,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却是力不从心,难以到位。
农村不应是销“废”地!规范和整顿农村市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坑农事件发生,加大农村市场的打假力度,是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在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如果容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让假冒伪劣商品侵害农民利益,那么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农村市场繁荣的目标就难以完全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村的愿望也不能完全绥远。特别是目前不少农民还比较贫困,他们经不起假冒伪劣的坑害;何况,即使是富裕了,假冒伪劣也是公害,对其也必须狠治。所以,有关部门应转变观念,从切实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农村市场打假问题,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从源头遏制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蔓延。要加强对那些为假冒伪劣商品牵线搭桥的不法批发商以及那些善钻空子、非法经营的店主进行严肃处罚;还要加大对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鼓励他们大胆举报假冒伪劣商品,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总之,决不能让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避难地、销售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3-25/4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