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期货市场推动粮食流通体制变革


        我国依托期货市场发展粮食流通体系的现实性

  受粮食生产流通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粮食现货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时空矛盾,使粮食生产和经营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而期货市场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为粮食产业提供有效的市场稳定机制。期货市场发端于农产品流通,其价格发现、转移风险的运行机理,能够有效解决粮食产销季节矛盾,是解决粮食价格蛛网陷阱、配置粮食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改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供求平衡、有效回避价格风险。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除了一般的农业市场困境外,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大市场矛盾突出,粮食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障碍,借助订单农业的现代组织形式,有效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建立“订单+期货”、“贷款+期货”粮食流通模式,符合我国农业特点,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很大的发展必然性。

  农发行致力于信贷支持订单农业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避险机制,农发行很难实现信贷支持与风险防范的有机结合,因此这项业务一直没有开展起来。“订单+期货”、“贷款+期货”方式,可以为农发行信贷支持订单农业创造条件,通过这种模式,农发行贷款可以有期货价格参考,而且由于有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能够使企业事先锁定经营收益,有效转移风险,从而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使期货订单成为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政策防火墙。

  有信贷支持的订单农业和合同收购。如下图所示,农发行根据期货市场价格预期和与农户签订订单价格情况确定对企业发放订单贷款的标准,依此来发放贷款。同时,支持企业在期货市场对订单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订单收益,这样农发行信贷资金就有可靠的回收保障,订单农业也会因为信贷扶持得到很好的发展,实现农户、企业、农发行的三赢。

  信贷扶持型期货订单模式图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我国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资源整合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信息闭塞,“小生产”难与“大市场”对接,农产品的附加值小,农业投入的收益低,农民增收的难度大。二是财政转移支付在农民增收中作用有限,由于农业人口多,补贴、取消农业税在农民增收中比例较小,增长空间有限。三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增加的收入容易被变动的价格所“吞食”。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发展农业中介组织,以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通过中介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推广订单农业,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种植收益。但是,农产品对外开放后,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大、变化快,在有效市场信息传递不够畅通和风险管理工具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风险很大,订单农业的履约率很低,影响了订单农业的推广,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最终农民收入的增加也难以保证。

  国外经验表明,期货市场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稳定农业收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为“三农”服务的新模式,即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采用“ 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模式和“订单+期货”、“贷款+期货”的经营模式,锁定农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订单农业履约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值得借鉴和推广。

  目前,我国中介组织现状是龙头企业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比较松散,凝聚力、感召力不够强,合作组织的作用难以发挥。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大多处于探索阶段,数量少,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的信用等方面作用有限。因此,实际上在订单农业推广过程中,必须要有产业龙头企业来主要带动。

  但是,目前龙头企业还面临很多困难,在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时,涉及市场、资金、农机、农资、国家农业优惠政策等,受制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政府的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龙头企业几乎无法运行。例如,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已经取消了信贷资金入市的限制,但信贷资金入市还有很多实际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困难,政策上也没有明确,没有相应资金来源,缺乏操作的政策依据,信贷资金管理难度大,使得很多农业龙头企业由于缺少信贷资金的支持而无力开展套期保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订单农业 组织化 农业生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