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滕晓萌
一位国家粮食局官员向本报记者证实,粮食局正在会同发改委价格管理部门、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一起研究制定新的粮食收购价政策,近期就会出台。
正在大连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政府会将玉米托市收购价格定到哪个价位,成为贸易企业和加工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由于2008年中国政府大量托市收购玉米、并拍卖临时储备调控价格,政府对于玉米市场的影响大大增强,已经和小麦市场一样,成为左右市场价格的关键。
据了解,黑龙江政府和吉林省政府此前已经向中央政府表达意见,认为为了保障种粮农民利益,玉米托市收购价格不应低于去年。
但至记者发稿时止,相关官员并未透露新的粮食收购方案。按照惯例,10月1日之后,东北玉米将大量上市。
丰年粮贱
对于东北的农户来说,2008年是个好年景——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的预测,2008年中国新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5600万吨,比2007年增长417万吨;稻谷产量18730万吨,比上年增长157万吨;大豆更是可能达到1750万吨,比上年增长470万吨,增幅高达36.72%。中国粮食创纪录的连续五年丰收。
一些业内人士的估计甚至比官方更为乐观,吉粮集团副总经理冯吉龙在玉米产业大会上表示,他预计今年中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16000万吨。
伴随着粮食丰收的喜悦而来的,是对粮价的担忧。
9月17日,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报收1139美分/蒲式耳,相比今年4月15美元以上的高点,已经大幅下跌。
目前,东北地区大豆收购价已经回到4000元/吨上下。
跟大豆迥然不同的是,玉米、小麦和大米进出口皆受到严格控制,处于国家调控能力范围内。今年1-6月,中储粮在东北大量收购临时储备玉米,并转运到南方拍卖——7月22日起,为了控制玉米价格涨幅,每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拍卖30万吨左右临时储备玉米。
“中国粮食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供给来看,国内连续5年丰收,从需求来看,国家对于生物燃料和粮食出口的限制仍然非常严厉,这些都抑制了价格上涨。”路易·达孚(北京)总经理陈涛向本报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同时担心,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影响到粮价,如果经济衰退,消费必然下行。
但是陈涛表示,因为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升值,并不认为国际粮价会回到2006年的价位。
建议上浮
此前国家公布的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今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斤0.79元,粳稻最低收购价为0.82元/斤,比2007年每斤高出0.07元,远远低于外界预期和目前市场价格。
据中国大米网数据,目前安徽中籼稻实际收购价为0.94元/斤,晚籼稻收购价0.92元/斤,粳稻在1元/斤上下。黑龙江水稻收购价也基本在0.95-1元/斤。
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此前吉林省地方政府曾经向中央建议,将东北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定为0.95元/斤,这一价格比国家定价高16%,但此建议显然未获采纳。
这令外界对于即将出台的玉米托市收购价格充满疑虑。今年年初,中储粮在东北的托市收购价为国标二等1400元/吨,一等1440元/吨。但是根据吉粮集团对吉林农户的调查,由于化肥、种子、柴油等农资快速上涨,今年每吨玉米的生产成本增加了200元/吨。
目前,国家已经成为最大的玉米贸易商,其制定的托市价格将决定整个行业的收购价。但是几乎没有人相信,今年玉米的收购价格会超过1600元/吨。
“目前几乎可以肯定,今年的收购价格肯定低于农民预期,一开始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惜售,但是在各种因素决定下,特别是明年春天农民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接受较低的价位。”一位贸易商向本报记者表示。
补贴幅度
关于中国政府调控下的粮价明显偏低的讨论在行业内已经公开化。9月17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杨坚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1995年粳稻、小麦、玉米市场价分别为0.93元/斤、0.84元/斤、0.79元/斤,2007年名义价格分别为0.91元/斤、0.76元/斤和0.74元/斤。
杨坚表示,2007年以来全球粮价上涨也没有改变这种局面,2008年3月,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37.5%、36.4%、79.2%、66.6%,而同期国内粮价仅上涨6.8%。尽管同期CPI增幅较大,但主要来自肉类和食用油,而非粮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9-19/4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