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滨地钾肥业绩承诺迷云揭密


  本刊记者 史宁/文

  滨地钾肥的氯化钾生产线尚处于调试阶段,且面临着淡水运输等瓶颈,能否如期达到预期产能存在不确定性

  滨地钾肥由冷湖滨地与其他股东于2007年12月发起成立。即使是长期从事化肥行业研究的各大券商研究员,也均对滨地钾肥一无所知,“从未进行过实地调研。”

  7月16日公告吉林制药(12.75,0.00,0.00%,吧)重大重组当日,银河证券分析师李鹰鹏首次对吉林制药给予了“推荐”评级,他认为,“增发完成后,吉林制药合理价值为9.82元至10.81元,对应目前存量股票合理价值为18.52元至25.09元”。

  但李鹰鹏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我不是研究化工的,是研究医药领域上市公司的,吉林制药发生重大资产重组,我们必须有所反应。我也觉得这样的估值未必合适。”

  据本刊了解,目前各研究机构对吉林制药重组事件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公告内容基础上,一般都是基于对钾肥市场前景乐观的预期,参考钾肥类上市公司的估值后给出判断,很少有分析师去进行过实地调研。

  《预案》中,冷湖滨地及其一致行动人对重组后的业绩作出承诺:2008年至2010年,吉林制药净利润不低于1.6亿元、5.2亿元和8亿元,如果实际盈利低于预测值,将以现金补足。

  本刊调查发现,滨地钾肥在生产经营上尚存在一些难题,将大大增加滨地钾肥的经营成本,业绩承诺能否实现存在疑问。

  产能不确定性

  在产能的描述上,滨地钾肥对外宣称“30万吨钾肥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但实际上所谓的30万吨产能,包括10万吨氯化钾与20万吨硫酸钾镁肥,两者价格相差甚远——前者目前国内出厂含税价约为4700元/吨,后者仅为1700元/吨。

  滨地钾肥销售部刘经理表示,“目前厂里没有氯化钾和硫酸钾的库存,氯化钾还处于调试阶段。公司主要生产的是硫酸钾镁,库存约有几千吨,但价格还没有定下来,估计价格确定下来要等到8月份以后。”

  这与《预案》中的“10万吨/年氯化钾及20万吨/年钾镁肥项目于2008年6月26日正式投产”的表述并不一致,而吉林制药公告中所描绘的“今年7月份可实现对外销售”,2008年“生产钾镁肥10万吨、钾肥4万吨”能否实现存在很大的疑问。

  产品品质堪忧?

  参与大盐滩矿藏评估的主要负责人中国矿业联合会张工程师表示,“硫酸钾镁肥实际上是一种复盐,是硫酸钾与硫酸镁的结晶水合物。肥料中,对植物有用的部分主要是钾元素。硫酸钾镁实际上是制钾盐的工艺不到家,镁含量超标的产物。”

  2007年9月,中国对硫酸钾镁肥开始推行编号为“GB/T20937-2007”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但由于钾肥价格飞涨,硫酸钾镁肥也供不应求,市场饥不择食。

  中信国安(11.78,-0.77,-6.14%,吧)钾肥销售部人士介绍,“很多小企业向钾肥中添加氧化镁或氯化镁,以次充好,假冒硫酸钾镁肥国家标准。”

  滨地钾肥刘经理对此表示,“目前硫酸钾镁肥还是新产品,国家标准就是中信国安(11.78,-0.77,-6.14%,吧)的标准,我们的生产流程与中信国安差别不大,产品品质也差距不大。氯化钾产品还处在试验阶段,品质比较差。”

  淡水、运输瓶颈

  在吉林制药(12.75,0.00,0.00%,吧)发布公告后,有市场人士认为滨地钾肥缺乏生产钾肥所必需的卤水。

  “生产氯化钾,首先要去钠、去镁形成光卤石,然后加入卤水,主要目的为加入氯离子,之后再加淡水,利用浮选法将镁提出来。” 张工程师说。

  《证券市场周刊》了解,滨地钾肥并不缺少卤水,在其厂区内就有大量卤水。但由于大盐滩卤水埋藏深水位低,滨地钾肥需采取“渠井结合”的方法采集,以井采为主。在卤水引流渠两侧,间隔着26口竖井,保持9口井全天作业抽取卤水。

  相较于盐湖钾肥(86.92,0.00,0.00%,吧)在察尔汗盐湖所采用的渠采方式,滨地钾肥抽取卤水的生产成本较高,流量却比较低。

  实际上,冷湖大盐滩真正缺的是淡水。硫酸钾镁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淡水,但由于地理、气候原因,青海的钾肥企业多受这一因素的羁绊,没有淡水就无法实现量产。

  张工程师解释,“冷湖大盐滩缺少淡水,而淡水主要在光卤石形成后的浮选过程中加入,否则氯化镁、氯化钠的比重就会偏高。同时,淡水也是盐田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作介质,有了淡水的循环流动,才能把镁盐、钠盐等成分不断析出,保证钾盐的产品质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转化 数据 预测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