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强环境监测消除水源隐患


        目前灾区七十一个饮用水源地全部达标符合饮用要求

  四川省汶川县5月12日下午发生强烈地震后,环境保护部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议,根据灾害实时情况,部署救灾工作,全力以赴开展各项环境应急措施,随时掌握灾区环境状况,加强震区环境监测能力恢复,确保了灾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和群众饮水安全。

  12日:启动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地震发生当天,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立即启动核与辐射及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并派专家组赶赴地震灾区,部署西南、西北环境督查中心和四川核安全监督站相关人员到地震灾害严重的地区,协助当地的环境应急工作。同时,环境保护部要求四川、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重庆、湖北、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各级环保部门严密监控核设施的环境状况,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及时了解化工厂、危险化学品、污水处理场等环境敏感设施和区域的相关情况,防控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随后,陕、甘、宁等省区均启动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抽调人员开展污染事故排查工作,全力严防污染事故发生。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环境灾害和突发污染事故,保障环境安全,当日环境保护部紧急筹措350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环境应急监测设备、设施,支持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其中1000万元的应急监测设备、设施已调往四川等重灾区,主要用于饮用水、农药化工等高危行业,以及核与辐射环境等应急监测急需。

  13日:21人环境专家组赶赴灾区

  如何确保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是灾后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保护部在第一时间要求四川省、市环保部门严密监测灾区水质变化,严防环境次生灾害发生。13日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带队的21人应急工作组赶赴灾区,协调指导灾后环保工作的开展。

  饮用水安全问题,这是环境安全的核心问题。抵达灾区,李干杰旋即召开现场会,明确要求要加强受灾严重的阿坝、广元、雅安、眉山、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市的主要水体、大气质量等监测;要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排查,特别要关注污水处理厂、化工厂、危险化学品对饮用水源可能造成的污染;加强预测,尤其是地震对重点水源地的可能影响要有评估、有应对方案;要及时恢复受损地方环保部门的监察、监测能力;加强各种环保信息的交流、汇总、发布,及时公布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各种应急方案、人员、责任要落实。专家及各方人士的及时到位,给遭受重创的各灾区环保部门的工作注入了活力。

  14日:环境监测有力回击谣言

  由于地震强烈,灾区环保设施、监测设备均遭受重创,为了灾区的环境安全,许多环保部门都临时搭建应急指挥营地以开展水质监测等应急处理工作,使得灾区的环保工作没有间断。

  5月12日下午,因受汶川地震波及,位于四川省什邡市的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和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装置破坏严重,有硫酸和液氨泄漏现象。接到报告后,环境保护部西南环保督查中心有关人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同时指导当地环保部门在附近石亭江和鸭子河布设高景关、双盛大桥、洛水广济、青嘴山、马井5个监控断面,进行水质抽样检测。

  13日监测表明,德阳市石亭江下游受到氨氮轻度污染,该市环保局立即启动早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紧急处置污染危害,同时组织对其他环境隐患区域、工业集中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监测,很快消除了隐患。而位于德阳市的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由于地震引发氨泄漏,也由于处置及时,未对环境造成影响。

  5月14日晨,一股“成都市自来水遭受污染”的谣言引起人们极大恐慌,商店矿泉水告急。谣言说彭州市和都江堰市化工厂发生爆炸,污染了水源。其实,彭州市、都江堰市也根本没有任何化工厂发生爆炸。为澄清事实,成都市环保局加密检测水源地水质,结果显示水质并没有任何异常变化。为消除恐慌,四川环保局立即将灾后的各水域检测的情况通报应急指挥办,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环保部也即刻将情况向国内各媒体及时做了通报,使得谣言不攻自破。

  19日:71个水源地水质符合饮用要求

  针对地震带来的水环境安全隐患,灾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环境保护部的部署和要求,不畏艰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加密环境监测频次。为严密监测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连日来环保部赴地震灾区应急工作组专家组成员会同四川省、成都市的环境专家一起,乘坐冲锋舟,深入各点实地采样,严密监测水质、水情变化。自5月12日以来,仅四川境内就出动执法人员8100余人次,排查企业10237个,处置环境安全隐患25个。5月18~19日,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重庆市环境监测部门也继续加大水质监测工作力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质量标准 大气质量 预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