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邮储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都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以及更多的引导政策。
银监会透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利率、支付结算、现金调拨等政策,银监会方面已与人民银行初步协商确定,并将于近期出台。
银监会表示,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结成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工作组成。同时,银监会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尽快顺利推出相关政策,解决试点配套政策不到位的问题。在政策扶植下,一批新型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已经诞生。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由先期6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31家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先后开业。
农信社 “三放宽”政策拟实施
为解决落后地区机构包袱沉重、竞争能力低下、对“三农”支持不够等问题,今年银监会在准入政策上拟实行“三放宽”。
一是放宽投资比例限制。适度放开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兼并、收购和战略投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投资入股比例限制。二是放宽投资地域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跨区域兼并、重组或投资入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三是放宽风险处置融资渠道。允许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发起人或社员(股东)直接注资、按股本比例相应出资、以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资产、承诺用入股收益置换不良资产等方式,帮助被兼并、重组和战略投资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处置历史包袱,化解存量风险。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责任顺利移交省级政府,省级政府对全辖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平台全部建立。全国先后组建成立了27家省联社、2家农村间业银行和1家农村合作银行。保值贴补息拨付工作全面完成,累计拨付88亿元。从启动改革到目前的5年间,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由2.2万亿元增加到5.6万亿元;存款由2万亿元增加到4.6万亿元;贷款由1.4万亿元增加到3.1万亿元;所有者权益由-267亿元增加到2607亿元;不良贷款率由37%(四级分类口径)下降到21%(五级分类口径)。
邮储银行 完善支农网络服务
银监会表示,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体系,根据改革进程和风险管控能力,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
当前,邮政储蓄机构的改革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
2007年,银监会先后批准了邮储银行在全国筹建36家一级分行、316家二级分行和20089家支行,合计划归银行的邮政储蓄网点比便总体超过50%,达到55.6%,划归银行的人员共10.9万人。截至目前,邮储银行36家一级分行已经全部挂牌开业,84家二级分行及1945家支行也已经当地银监局和银监分局核准开业。组建后的邮储银行网络将成为沟通和连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最大金融网络,其分支机构将覆盖我国所有的市、县和主要乡镇,大部分设置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将对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送农村金融服务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村建设。
政策性银行 找准定位拓宽职能
银监会强调,要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重鼎足之势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已经形成了以粮棉油贷款业务为主,农林牧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新增业务领域为辅的业务范围,支农功能进一步增强。
同时,银监会建议,国家开发银行要结合商业化转型,积极探索支持“三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中国进出口银行也要注重运用出口信用手段,支持农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发挥好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
截至2007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支农贷款余额达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余额1399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419亿元,增长151%,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61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7381亿元,增长174%。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88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151亿元,增长157%;农户联保贷款余额达到1137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84亿元,增长332%。获得贷款支持的农户数达到7817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2.8%,占有贷款需求农户的60%,受惠农民超过3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3-17/4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