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企业终于撑不住了
记者订的牛奶,11月涨到了每袋1.3元,而10月份还是每袋1.2元。11月5日,省农科院“兴牛奶业”的送奶员小杜来送奶,记者逮着机会问他为什么涨价,小杜说:“原料涨价了,车费涨了,送奶员的工钱每袋涨了2分钱。人家都涨了,俺也要涨。”
从11月初开始,各品牌乳品确如小杜所说“都涨了”。记者在济南各大超市了解到,“佳宝”230克袋装纯牛奶从1.1元涨至1.3元,特浓牛奶从每袋1.3元涨至1.5元,200克装双歧因子酸牛奶从1.2元涨至1.4元,袋装低脂酸奶从1.3元涨至1.5元;“伊利”250克利乐枕装牛奶从1.6元涨至1.8元,250毫升盒装纯牛奶从2元涨至2.2元。眼下,超市袋装牛奶多数在1.3元/袋左右。
而在两个多月前,在国际奶价飙升的背景下,国内奶价不升反降,乳品市场上各种降价促销手段花样百出,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当时许多人对此不解,纷纷猜测国内乳品会不会涨价。
对此,业界人士解释说,乳品企业两个月前不涨价是硬撑,现在是终于撑不住了。
原奶收购价格长期低位运行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牛奶降价的同时,乳品企业已提高了原奶收购价格。不提价,奶农不再把牛奶卖给你。
奶农开始“摆谱”,说起来还得怪乳品企业。乳品产业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多年来价格战打得难分难解。企业为了保住各自的市场份额,不敢轻言涨价,只好压缩上游的利润,导致原奶价格一直低位运行,奶农利益得不到保证。
临朐县奶牛协会会长秦贞福告诉记者,前一阶段饲料成本持续上涨,而原奶收购价格维持不变,给奶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好多奶农因为亏损不得不退出奶牛养殖业。秦贞福给记者算了笔账:一头牛每天要吃10千克精料、30千克粗料。精料50%是玉米,价格从年初每吨1400元涨到1750元;10%是豆粕,价格从每吨2200元涨到3300元;全价料价格从每吨1500元涨到1800元。粗料整体价格则从每吨1300元涨到1750元。饲料价格涨这么多,原奶收购价却维持不变,养殖户怎么会有干劲?
有人讲,奶市怎么有点像猪市,牛奶会不会像猪肉一样闹得沸沸扬扬。
适当涨价合情合理
省奶业协会会长王桂月对记者说,在牛奶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中,原奶占总成本70%左右。受饲料价格影响,国内原奶收购价格普遍上涨,山东的收购价从每公斤1.8元上涨至2.6元,涨幅达到40%以上。
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克平告诉记者,从今年9月到现在,原奶收购价格一路上扬。饲料价格也翻倍上涨。聂克平算了笔账,目前1公斤原奶价格为2.6元,能够制成4袋成品牛奶,每袋奶原奶价格为0.65元,另外每袋奶消毒加工成本0.1元、包装成本0.05元、营销成本0.2元,再加上工资和税金,生产一袋奶厂家的成本就超过1元。伊利乳业济南分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各品牌长期竞争造成牛奶价格偏低,随着原料价格上涨,有的品牌不得不通过涨价缓解压力。
省畜牧兽医总站曲绪仙研究员认为,乳业的合理发展应当兼顾奶农的利益、企业的消化能力和消费者的购买水平。无论从鼓励奶农的积极性看,还是从顺应市场规律的角度看,压低原奶收购价不合理;低价销售乳制品,也不合理。适度调整零售价,是乳品加工企业的合适选择。
数据显示,在整个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销售三个环节的投入比通常为7.5:1.5:1,而利润比为1:3.5:5.5,奶农环节成本最高,利润最低,风险也最大。一旦更多奶农退出,或许一段时间后,奶价就会像前阵子的猪肉那样上涨。不同的是,生猪补栏周期只要半年,奶牛补栏却要两年半。
王桂月说,牛奶行业利润非常薄,2006年我国乳品行业毛利率为22.97%,比2002年减少了7个百分点。适当涨价合情合理。
曲绪仙认为,适当的涨价,对乳品公司和奶农来说都是利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奶牛饲养行业,让生产企业对奶农和奶源基地建设更加重视;国际上乳品市场的巨大需求,让国内企业有了更大的开拓空间。这些因素如果善加利用,就能使乳品产业跳出“涨价—养牛—过剩—倒奶—杀牛—短缺”的周期性怪圈,向建设现代乳业的目标跨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7-11-08/4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