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06年中国虾产品出口亚洲地区(6国)总量12.71万吨,比2004年降低2.1%。占中国对虾出口总量比重42.7%。亚洲仍然是中国对虾出口第一大区域。
2004年年初开始,美国既展开对中国对虾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三年过去,中国出口市场进行了充分调整,在国际市场新布局初露端倪,自由度与竞争力明显增加。
2006年,中国对虾出口美洲市场8.86万吨,同比增48.9%,增幅明显,占中国对虾出口总量比29.73%,比重提升5.3个百分点;中国出口欧盟15国5.64万吨,与2004年比,增幅330%,占中国对虾出口比重18.9%;成为中国对虾产品出口中一大亮点。2006年,中国出口大洋州11744.93万吨,占比重3.94%。
美洲地区虽然所占比重较大,与2004年比,增幅接近50%,但美洲地区明显不是稳定地区,最容易大起大落;欧洲地区属高速增长区域,很可能会成为比较稳定的销售区域,(文章出自农博网水产频道)特别是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2006年,西班牙进口中国对虾2.84万吨,比2004年增11.6倍,比利时1.004万吨,比2004年增长2.3倍,都属于超速发展的国家;亚洲地区虽然没有突出的增长,但是是市场表现最平稳的区域。由于它的平稳发展,所以区域销售量最高。
2006年,中国出口对虾分布:
亚洲:12.7万吨
美洲:8.86万吨
欧盟15国:5.64万吨
大洋洲:1.17万吨
其他:1.41万吨
总计:29.799万吨
上述四洲或地区合计:28.38万吨,占总数比重95.25%
二、亚洲地区的基本情况
1、出口国情况。
虽然中国出口对虾的数量在亚洲地区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出口供应国的出口数量上变化明显。
2006年,日本取代韩国,成为中国对虾出口亚洲第一大国,从2004年排在韩国、香港之后的第三名跃居第一,出口数量达4.14万吨,比2004年增长50.5%,是增长幅度最高的国家,占亚洲地区总量的32.56%;韩国市场数量小幅上升,香港下降明显,从2004年3.06万吨降到2006年2.02万吨,下降幅度49.1%,大幅度减少。台湾地区大幅上升,从2004年0.52万吨增加到1.2万吨,增长134%。(文章来自农博网水产频道)越南大幅度下降,从0.66万吨减少到0.29万吨,减少66%。马来西亚增幅明显,从0.98万吨增加到1.19万吨,增幅21.2%。印尼下降明显,从2004年第四名,降到第六名之后,数量从1.8万吨降到3000吨以下。
中国香港正在从出口对虾的转口市场向消费市场转变。中国对虾在亚洲地区,正在从转口与加工型市场向最终消费市场转变,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变。这是最近几年,中国出口对虾的一大突破。虽然日本市场、韩国市场都在抬高农产品进口市场的门栏,但中国对虾产品仍然有超常发挥。
2、中国对虾出口亚洲品种结构的变化。
出口亚洲数量最多的产品,仍然是制作与保藏的小虾及对虾,数量67290.22吨,比2004年增22.68%,成为主打产品,占总量比重52.95%;其次为鲜小虾,数量23948.5吨,比2004年增54.3%,主要进口国为韩国,数量17923.5吨,占鲜小虾总量的75%;冷冻带壳小虾降幅颇大,(原始出处农博网水产频道)数量12256.08吨,减少78%;冷冻小虾仁同样大幅度下降,从2004年的10025.8吨降到7297.3吨,下降27.3%;冻对虾6198.6吨,下降52.7%;冷冻对虾仁3791.35吨,增长23%。
3、亚洲对虾市场新特点。
A从产品分析,低价值产品加速向高价值产品发展。
对虾制成品上升,原装冷冻品下降,鲜虾上升。亚洲距离中国最近,亚洲消费习惯与中国颇为接近,因此,鲜、活虾市场有更大发展潜力。
B鲜活对虾是中国人以至亚洲人的饮食至爱。
当下中国市场活虾价格15元左右水平,冻对虾几乎无人问津。7、8、9、10这四个月,是活虾上市高峰,中国市场难见冻虾。即便有,也须20头/500克以上。2006年,日本进口中国鲜虾622.8吨,虽然数量很少,但比2005年增长47%。日本活虾、鲜虾市场仍有开发潜质。香港市场2006年进口中国鲜活对虾、小虾总计7407.9吨,比2004年10305.1吨下降28.2%。2004年,香港过境大陆鲜活对虾占到过境虾产品总数1/3,这才符合香港饮食市场特点。香港市场仍需加大鲜活对虾开发力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7-10-25/4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