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网络描画新乡村


网络描画新乡村    农村新报讯 记者文凯

    近几年,随着农村通信设施不断完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在农村得到快速发展。广袤的荆楚大地,“互联网+”正从各个方面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改变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描绘着乡村新画卷。

    天涯咫尺亲情浓

    “来,宝宝跳个舞给爷爷奶奶看一下。”“这个星期在幼儿园得了几个贴贴啊?”10日,监利县分盐镇五姓村的周如欣奶奶和老伴又在平板电脑上和孙儿、孙女视频通话。
    “以前儿子们上大学的时候,打个电话还要去小卖部接,现在这变化太大了。”周如欣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北京,难得去一趟,平时白天孙儿、孙女要上幼儿园,晚上老人家睡得又早,所以周末的视频通话成了重要的亲情沟通。“小儿子教会了我用平板,过年回来牵了网线。微信视频一点就通,还不要电话费。”
    “家里还建了微信群,平时小视频、照片都发在里面,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们在外生活工作的情况,我们离得再远也都安心。”老伴文有强也学会了用微信,“他奶奶喊人来跳舞,也只要发个微信就行了。”
    在竹溪县蒋家堰镇黑龙洞村,李家兄弟姐妹5人,均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父早年读过私塾,教他们从小读《三字经》和唐诗宋词。大哥李成很早就和母亲一起承担农活,老二李军只上过小学五年级,其余三个弟妹凭着勤奋好学,皆事业有成。至今,李家从老到幼,人人读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国学经典。
    2013年起,家族建了读书QQ群,家庭成员无论身在何方,坚持读国学经典,每周打卡汇报一次学习进度和心得,还建立了家庭读书奖励基金。李家每年办一次家庭读书会,并特聘知名经典教育机构两位老师在线指导。“去年读书会上,9岁的外孙女能把《论语》背下来,得了最高奖5000元,最少的奖有200元。”李军说。
    乡村创富看电商

    过去,农民赶一次集,要起早摸黑,甚至翻山越岭;如今,他们只需轻点鼠标,拨拨屏幕,买卖就在指尖。许多过去无人问津的“土疙瘩”,变成了走俏网络市场的“洋宝宝”。
    2日一大早,英山县石头咀镇饼子铺村电商服务业主沈明华,就将头一天准备好的30多罐腌菜,送到快递营业点,发给网上买主。在石头咀镇,越来越多的农民做起了电商生意,用当地的茶叶、药材、板栗、腊肉、油面、腌菜等质地优良、别具风味的农产品,换回了“真金白银”。
    广水姑娘程慧2016年回乡创业,创立了旗峰电商,先后使广水特产 “胭脂红”桃子、土鸡蛋、土蜂蜜在网上俏卖,带动20多个村的村民就业,如今成为当地线上销售农特产品的龙头电商企业。在今年3月的广水皮蛋网上促销活动中,一天便成交30万枚。
    互联网为农民打开了致富的大门,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争相触网。
    6月初,在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创业培训班上,吸引了50余名村民参加。阿里巴巴培训讲师向学员们系统传授电子商务的基本操作,帮助他们掌握无线端操作等专业技能。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凭借毕业证书可在归州镇人社中心申请为期两年的十万元无息贷款用于电商起步资金。
    今年5月,恩施市的电子商务研修班更是开到了浙江大学,学员里有22名“农村电商”代表。目前,该市直接从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人员超过1万人。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全省建成农村电商县级运营中心17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18个、镇级服务站212个、村级服务点3217个;累计实现农村网购金额81.16亿元,农副产品网络销售额45.60亿元,加工品网络销售额49.50亿元,农村旅游服务网络销售额9.36亿元;社会就业11.35万人。

    农业也能“高大上”

    恩施市崔坝镇刘家河村尖山组的田野里,85后小伙马德鹏回到深山创业,给土鸡戴上“二维码”脚环,玩起了“私人定制”。
    “每只鸡都戴有‘二维码’脚环,通过扫码,可以查询到每只鸡的喂养和防疫情况。”马德鹏介绍,“这样客户可以全程监控 ‘私人定制’的鸡,客户放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板栗 茶叶 蔬菜 数据
下一篇 :南瓜尖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