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图文:特色农业看云南


图文:特色农业看云南    农村新报讯 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生产液态奶、奶粉、植物蛋白饮料等三大系列共60多个品种,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5亿元,带动周边8000户奶牛养殖户增收,年支付农户奶款1亿余元。
    云南秀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掌基地里,各种颜色的红掌争芳斗艳。该基地位于楚雄州禄丰县彩云镇白杨村,占地100亩,总投资3500万元。年产各类优质花卉100万盆,远销东南亚等高档花卉市场,年产值约3000万元。公司以2000元/亩高价租用农户土地,常年聘用固定工45人,每年临时用工约500人次。
    大理市好山水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花语牧场里,众多游人正在赏花观景。
    德宏州芒市风平镇遮晏村农民正在水稻田里捕鱼。近年来,德宏州农业局大力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稳粮增收工程,辐射带动农户稻田养鱼13.5万亩,每亩鱼虾及水稻产值达3000~4000元。
    龙陵县镇安镇八零八村村民正在家门口的纹党参基地里拔草。该基地属于龙陵县丰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所有,面积达12000亩,产品主要出口到韩国、新加坡等地,预计年产值6720万元,将直接带动4395户16825人增收,户均可增收15300元。同时,间接带动2433户6400人种植纹党参,户均可增收9200元。
    腾冲市高黎贡山生态茶业公司用普洱茶做成的房子,成了储藏普洱茶的好地方。
    在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博馆里,收藏着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沱茶。
    彩云之南,山高水深,林密物茂,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18日至23日,全国28家三农媒体的60多名记者,齐聚云南西部,走田间,进工厂,访农家,一睹滇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风貌。
七 云南茶飘香
    云南茶,闻名已久。7月中下旬,在滇西,记者看到,古老的茶园焕发生机,香味更浓。

    高原兴起有机茶

    21日,在腾冲市高黎贡山生态茶业公司茶园里,随处可见水冬瓜树和太阳能杀虫灯。“我们这是生物多样性茶园,上层是水冬瓜覆阴树,中层是乔木型古树茶,下层是生态茶树,底层是杂草绿肥,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来保证茶树健康生长,不用打农药、施化肥。”公司董事长陈亚忠介绍。
    有机鲜叶制作的普洱茶、绿茶、红茶等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高黎贡山”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在高端茶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公司年收购加工茶叶3600吨,实现产值1.9亿元。
    同在腾冲的极边茶业主攻高山乌龙茶。该公司从台湾引种,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茶、制茶。种植前,对土壤、水源及周边环境进行分析,确保环境安全;种茶中,建立乡镇茶办、村辅导员、小组联络员、公司监督员四级联防管理体系,为茶农免费提供有机防控物资,实施统防统治;建立违规禁采或取消订单制度,确保实现有机管理。“凭借有机品质、高海拔气候,我们的乌龙茶具备了与台湾乌龙茶、福建铁观音竞争的实力。”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治品说,公司年加工能力600余吨,年产值1.18亿元。
    行走滇西,满眼花园满眼绿。同行的云南农业部门人员告诉记者,滇西传统出好茶,如今也大打有机牌,提高茶叶品质和价格,增加茶农收入。

    注入文化立茶魂

    33年前,年仅18岁的陈亚忠贷款4万元买下老家连年亏损的茶厂,开始了创业之路。
    自此,她整天连轴转,但企业效益未见好转。就在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爬上海拔3800米的高黎贡山山顶,泪眼中看见了一片古老的茶树。“在山上居住的德昂族和傈僳族人告诉我,他们世代喝古树茶水、吃古树茶叶,抵御了疾病和伤痛,这让我深受启发。”陈亚忠说,从此她以古树茶为原料,让破烂的小茶厂变了样。陈亚忠饮水思源,多年来在深山老林里寻找古茶树,至今认养保护了3万多棵,其中5000多棵树龄超过千年,大家称她为“高黎贡山的女儿”。
    极边茶业没有感人的故事,但有美丽的风景。该公司茶旅融合,通过建设“腾冲高山乌龙茶博物馆”、休闲花园、餐饮服务设施等,打造了4A级“腾冲高山乌龙茶景区”。“游客通过参与采茶、制茶、茶艺、茶旅等体验活动,增强了满意度,提升了产品和品牌的影响力。”张治品说,2010年至今,景区共接待游客56.15万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收入784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茶园 高山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