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博士回村当支书


博士回村当支书    农村新报讯 记者胡胜芳实习生罗雪珊

    人物名片

    朱俊刚,海军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当过大学教师,开了几家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15年底,朱俊刚回到老家黄陂区李集街朱铺村,担任村支书。不到两年时间,在他的带领下,朱铺村,这个因组织涣散、民心不稳、赌博成风而远近闻名的差村,蝶变成先进村,村民人均收入今年可望超过1.8万元。
    13日,记者专赴黄陂,采访了这位让人好奇不断的博士村支书。

    只因那份乡土情结

    两年前,朱俊刚的家人做梦都想不到,他会回村当支书。
    回村之初,村民们也心存疑惑:他在外面事业有成,学历不低,财富不少,为什么要回这个“赌博窝子”当村支书?会不会是想回来镀个金,干两年后去当更大的官?
    见记者也提出同样的疑问,朱俊刚笑了,“回村任支书,只因那份难忘的乡土情结。”
    35岁的朱俊刚是地地道道的朱铺村人。儿时的幸福生活及淳朴的民俗家风深深刻在脑海,挥之不去。2010年,年迈的父母回到朱铺村开始养老清修生活后,朱俊刚回朱铺村的次数多了。
    每次回村,朱俊刚都会与村民聊天,村民对时任村委会成员的不满,对生存环境的无助无奈,刺痛着朱俊刚的心。
    朱俊刚说服家人:回乡当村支书,既可丰富人生阅历,又可增长克服困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磨练了自身的意志。

    兴办农业综合体营建他的“田园梦”

    朱俊刚的话让家人释然。虽然所学专业与农业不搭边,朱俊刚这次回村任支书,也是信心满满,因为他其实已经是一个“兼职农民”。
    2012年底,朱俊刚回村流转土地70多亩,围上院子兴建农业综合体,做起了自己的“田园梦”。他选择适合本地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做种植实验,建立逻辑模型对每个品种进行全产业链数据分析。
    朱俊刚这一有心之举,让村民受益良多,如今他选种的红秋葵已成为村里当家品种、支柱产业。
    任村支书后,朱俊刚出资1400多万元,成立了第一个村经济实体——武汉朱铺恒兴实业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陆续流转土地近千亩。
    今年初,爱琢磨的朱俊刚,开始关注“田园综合体”——这个出现在中央2017年一号文件中的新词。很快,“朱铺田园”现代都市农业项目启动,该项目正是按“田园综合体”的理念去打造。
    一期开发的85个“朱铺田园”综合体,实施管家式服务,今年底可全面建成。建成后可解决附近约300村民长期就业增收,既服务城市居民,促进城乡融合,又增加农民收入,培养职业化农民。

    乘市民下乡东风助村民脱贫致富 

   今年初,武汉“市民下乡”活动各项新政密集出台,朱俊刚又果断出手,“2年内建成150个‘小农场’,供下乡市民体验农耕生活,给村民找个挣钱的新门路。”
    “朱铺田园”综合体项目之一的“小农场”,一炮打响,成功吸引社会优良资本共同参与建设,目前已经建成的“小农场”供不应求。村集体免费拿出20个“小农场”提供给村里的贫困户,用于创业增收,贫困户种上有长期稳定收入的“铁杆庄稼”。
    37岁的小盛湾村民朱利荣是第一批受益者之一,三年前意外丧偶后,她一人独自抚育两个孩子,家庭经济困难。村里免费给她提供了一个小农场,供其创业脱贫。朱利荣告诉记者,公司以保护价包收她种的红秋葵,“红秋葵每亩净收入达到3000元,我家今年有望实现2万元以上收入。”
    为配套“小农场”项目,朱铺村组建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全村范围种植红秋葵,以红秋葵为核心产品进行多种类型深加工并结合线上线下销售,为朱铺村创一个农产品品牌。“下一步计划让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公司的方式,将雇佣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朱俊刚说。“小农场”项目,让朱铺村村民们有了恒定的租金收入;下乡市民有了体验农耕生活的乐园,村民还能在小农场打工,收入也足可期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秋葵 土地 品种 数据
上一篇 : 陪母亲借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