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让“升米公事”成为常态


让“升米公事”成为常态    农村新报讯 刘建明

    袁宏道,明朝万历年间人,湖北老乡,曾被任命为吴县知县。他上任后,发现衙吏办事无不故意拖沓,到县衙等待讼决的人往往长时间吃住在县城,还要行通融打点之事,酒家客栈生意奇好,讼事人对此怨声载道。袁宏道遂大张旗鼓整顿吏治,推行省讼便民,处理公案公允快速,办事之人只要在县城吃一顿饭,事情即可办结。吴县人深为感拥,叹曰:“二百年来,无此令矣!”并形象地称之为“升米公事”。
    细想一下,“升米公事”之所以能赢得百姓赞誉,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拖不诿。换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指公职人员办事干净利落,效率很高,不推三阻四,不吃拿卡要。显然,袁宏道的“升米公事”,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领导干部细细品味和深思。
    平心而论,“升米公事”反映了为官基本的职业精神,“马上就办”当成为领导干部的办事风格。在我们干部队伍当中,并不乏具有这种职业精神和办事风格的优秀干部,他们夙夜在公,勤政为民,立说立办,以“朝受命、夕饮冰”和“昼无为、夜难寐”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堪称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时下,随着作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扎实推进,少数领导干部却错误地感慨为官不易了,干事动力不足,工作激情消退,完全缺少那种“升米公事”的职业精神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有的怕干事怕担当,出工不出力,遇事推诿扯皮,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有的习惯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耍官威,让办事群众多次奔波往返;有的对群众诉求漠然置之,把走程序作为挡箭牌,推三阻四,吃拿卡要,等等。对此,绝不能熟视无睹,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克服。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让“升米公事”成为常态,让“马上就办”成为习惯。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更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断强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向“庸懒散慢”的顽疾开刀,带头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实践中赋予“升米公事”新的内涵。
(作者单位:谷城县政府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