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抢先一步占上风——通山“土著企业”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蝶变记    农村新报讯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徐思弘 通讯员 孔帆升

    听闻全国生产打捆机的“头号企业”——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藏在我省山区“深闺”通山县,年生产总值近2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左右。5月4日,记者来到通山县开发区,探寻这条山间腾起的“玉龙”。
    在使用不到一年的新办公楼里,记者看到公司明星产品圆草捆打捆机在吉林、河南、安徽等地作业的影像。打捆机奔驰在玉米地里,将散落的秸秆捡拾起来打捆,每53秒滚出一个275公斤“滚筒”,1小时一气呵成能滚出65个,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咂舌。
    总经理许玉国颇为自豪地向农村新报全媒记者介绍:“我们的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通山“土著企业”,星光玉龙机械以前主要替武船、武重等大企业“打工”做配件,何以蝶变为全国农机行业的翘楚?用许玉国的话来说,就是抢先一步站上了绿色发展的风口。秸秆打捆机近年来之所以走俏,是因为在绿色发展理念之下,秸秆禁烧令出台,大量秸秆需要被打捆后送往企业和基地,进行综合利用。他们先人一步在打捆机械上抢先布局。
    2008年,通山县两家企业改制成立湖北玉龙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玉国看上了打捆机这个还没多少人关注的产品。他坚信,秸秆打捆回收,符合农业生态绿色发展趋势,需求会很快提高。他跑遍全中国的市场,找不到取经求教的厂家就大胆决定:到国外取经!
    2010年,他拿出企业一大半的“身家”——600万元现金,从新加坡买回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打捆机的图纸;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购进国内最先进的样机,进行解剖、分析,改造、研发自已心目中的产品。
    许玉国深知“核心技术”的份量。他和工程师、技师、工人骨干,“扎”在车间里,边生产、边改进。苦干3年后,数十个品类的打捆机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机展会上,逐渐打出了知名度。“玉龙机械”由一家配件加工厂,蝶变为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秸秆禁烧法规,为打捆机敲开了更加巨大的市场。全国生产打捆机的厂家一下子冒出200多家,然而,成功总是格外青睐有准备的人,“玉龙机械”已抢占先机,在市场上获得了龙头的地位,14款产品登上辽宁、江苏、湖北等省份的农机购机补贴目录。
    2016年,由风投公司牵线搭桥,上市公司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1.53亿元收购湖北玉龙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成立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玉龙机械迈上新的发展平台,控股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先后注入,在全国农机市场上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2017年2月,该公司投资3.5亿元,在通山县动工兴建占地面积200亩的新厂区,着力开发国内领先的打捆、打包收获机械,将形成年产值8亿元,利润1.33亿元的产能,同时解决500人以上的就业。
    一个企业的成功绝非偶然。如果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星光玉龙,不如说是超前的市场洞察力、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成就了这条腾飞的山间“玉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玉米 收获机械 农业机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