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毕业生“轻松”就业,奥秘何在? “对不起,您来晚了!”
近年来,很多涉农企业“等米下锅”来到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求才,听到最多的是这一句话。
一所高职学校,毕业生为啥这般“走俏”?
“订单人才”模式打造“就业流水线”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会根据其需求,很好地搭建起桥梁。”学校党委书记田曙曦表示。
早在十年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就创新了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下单’,我们为其量身定制,人才一‘下线’,即可投入‘生产’。”该校招生就业办主任马念说。
湖北同星农业公司是该院联系最密切的企业之一,2009年就在该校设立畜禽加工、销售等订单培养班。2009届毕业生马公敬毕业后到同星公司就业,从技术员干起,现已成长为该企业的一个养鸡场场长,年收入40万元。连续多届,该校每年都有学生进入同星公司,不少人已成长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学生毕业后,来公司即可‘轻松’上岗,企业省心、省力。”同星公司人力资源部夏经理十分赞赏这种模式。
目前,学校与省畜牧兽医局、省水产局、省种子管理局等政府机构牵头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同时,与省种子集团、中粮集团、伊利乳业、九州通集团等近200家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协议,铸就了一条以学校为始端、以用人企业为终端的无缝对接的“就业流水线”。
涉农专业就业“火热”的背后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每年毕业生约2700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6%。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该校涉农专业毕生业就业率保持在100%,在就业难的当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然而,涉农专业就业“火热”的背后也有苦涩。
据了解,学校每年招生计划约2700人左右,但报考的缺口基本集中在涉农专业。
一边是好就业,一边是难招生?中间“梗”在哪?
“学生不愿学农,主要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学农辛苦而且待遇低。”田曙曦认为。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田曙曦呼吁,就业市场叫好,招生市场不叫座的现象应引起社会,特别是家长及学生的足够重视。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会导致农村人才断层。应研究独立招生、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等扶持政策,以保证农学专业人才不断档。
可喜的是,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我们可以预期,涉农人才的职业道路将越来越宽广。这一片热土,需要大批人才去耕耘。也许不久,涉农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
随着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走俏”,报考涉农专业的学生会越来越多,涉农人才队伍将越来越壮阔。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