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青贮饲料包:广河田野里的新风景


    广河田野里的青贮饲料包成为玉米地里的新风景

    “咦!那是什么?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小圆包?”

    近两年的深秋,许多驾车从甘肃兰州沿兰临高速到临夏的外地人都会看到,高速公路穿越的田野里,会不时闪现出一片片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又像海滩边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珍珠般的圆包散落在平坦的大地上,那壮观的场面,给人一种“惊鸿一瞥”的突然之美。

    目击此景,许多人禁不住发出了上述之问。

    更有人将抓拍到的这一景色晒在了微信朋友圈。

    1月14日下午,笔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大门”的广河县再次看到这样的景色。

    在广河县三甲集镇头家村的广河县伊泽苑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这样的小圆包码放成垛,依次排开,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该合作社理事长苏银矿说出了答案:“这是玉米青贮饲料包!”

    笔者走近观看,每个饲料包上还贴着“河州伊泽苑”商标的标牌简介,这是一包包全株带穗玉米全贮饲料包,保质期两年。

    苏银矿说:“这是由一棵棵成熟后的玉米连株带玉米棒一起收割,经机械化铡碎用揉丝打包机打包而成。人们在高速路边看到的地里的玉米饲料包就是这么来的。”

    近年来,在广河县的田野里,农民会将成熟后的全株玉米打包成这样的饲料包,或用于自家养牛,或出售到大型畜牧养殖企业。一些流转了土地从事畜牧业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大规模地将全株玉米或收获玉米棒后的玉米秸秆加工成这样的饲料包,作为养殖牛羊的绿色、天然、优质饲料。

    从原来传统的只收玉米到全株玉米直接卖成饲料,从不值钱的玉米秸秆转化为绿色饲料,既降低了农民收割的成本,又提高了收入,甚至通过种养殖结合,将传统玉米的价格卖成了牛价钱,那成片绽放的饲料包还成为田野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这源于近年来广河县大力探索的以粮改饲为引擎的“以种带养、种养结合”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广河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部,全县辖6镇3乡、102个行政村、1121个合作社,其中贫困村51个,深度贫困村28个,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总耕地42万亩,总人口2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4万人。2017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6454户、32345人,贫困发生率为

    15.13%。

    广河县是全国旱作农业推广示范县,旱作农业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是贫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种植收入、助推畜牧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甘肃省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河县从2017年开始,按照临夏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广实施粮改饲,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掀起了旱作农业的“二次革命”。

    为支持粮改饲发展,广河县对种植饲草玉米的贫困户奖补地膜、种子、肥料,对基础母畜养殖示范村的贫困户多种多补,对加工青贮饲料的贫困户、非贫困户在享受农机补贴的基础上,又分别奖补铡草机、青贮袋。以广通河沿川5个乡镇、基础母畜示范村为重点,大力推广订单种植和土地流转,建立集中规划、大片作业的粮改饲示范区。

    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介绍,经对比算账,贫困户种植饲草玉米后,平均每亩地收入约2100元,比单纯种植籽粒玉米增收600多元,加上政府奖补资金,每亩地可增收950多元;参与土地流转的贫困户,在享受1200元流转收益的基础上,还可以参与流转企业的玉米种植收割等,能挣到五六千元的务工收入,粮改饲带动增收的效应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粮改饲,消化了大量玉米秸秆,不仅变废为宝增加了收入,而且有效破解了秸秆焚烧、乱堆乱放等困扰我们多年的农村环境问题。

    随着粮改饲的大力推广实施,产生了丰富的优质饲草资源,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

    广河县粮改饲,改出了玉米地的新风景,改出了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王占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饲料 土地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