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2019年玉米市场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2018年末的农产品市场,颇有几分寒意。2018年,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诸多变化,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更是让农产品市场经历了不小的跌宕起伏。随着中美和谈的回暖期到来,玉米等农产品承压下跌,利空氛围使期货行情承担较大空头压力。2019年,分位于太平洋东西两侧的巨人博弈又将进入新篇章,尽管仍然有诸多不确定性,但未来必然还将成为主导农产品市场起伏的重要元素。送别2018,迎来2019,作为当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玉米又将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市场仍在拭目以待。

    生产面

    2019年,预计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必然会出现实质性减少,黑龙江省玉米大豆种植将开启新的格局。

    为更好优化产业结构,弥补我国大豆产量水平薄弱的短板,2018年我国就已计划重新调整大豆、玉米的种植结构。重点计划改变和修正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种植比例。但鉴于中美贸易摩擦时,我国农户已经着手开始春播规划,并且2017年玉米种植收益也确实带动了农户积极性,相关的规划和要求公布时效上略有滞后,导致当年未能达到足够的修正效果。随着2018年我国大豆、玉米补贴政策出台,黑龙江省大豆补贴上升至每亩320元,玉米补贴每亩仅有25元。若按此水平计算,种植大豆收益将略好于玉米,至少会同玉米持平。如果2019年仍旧按照这样的补贴政策施行,2019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必然将出现一定程度调减。作为我国大豆种植的最优势产区,黑龙江省有数百万亩乃至千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相应转变为大豆面积。参考统计局2018年玉米数据,我国玉米生产面积6.32亿亩,测算下,保守预计2019年我国玉米面积或在6.2亿亩以上,产量减少300万吨~500万吨。

    不过,实际的变动程度还将充分考量未来一段时间相关农产品的市场盈利状况,会有变数存在。其一,如果至春节前后,我国东北新玉米售卖状况依然不佳,价格不能很好转变为有效收益,则可能使农户心理进一步受挫,转而在2019年选择种植大豆积极性上升,导致玉米面积进一步缩水;其二,至春播前,中美贸易关系出现实质性转折和重大利好,中美大豆贸易关系回归如初,这或导致我国短时间内暂时放松大豆格局的调控,同时相应减少大豆补贴水平,种植户不得不仔细重新考量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收益关系。当然还可能会有一些天气因素在内。综合对比来看,第一种可能性发生概率似乎更高一些,实际情况有待进一步等待和确认。

    需求面

    近几年,受我国饲料消费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玉米整体需求水平不断提升。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我国玉米需求每年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其年度增量在2000万吨左右,其中饲料需求增量高于深加工消费。2017年,我国玉米的饲用工业需求占了总量的近9成。2018年部分机构调整了历年的玉米产需数据,虽然各机构给出的分析数据有一定差距,但预计2018年饲用玉米需求带动13000万吨~19000万吨,工业消耗在7000万吨~8000万吨之间。如果按照以往增长幅度,叠加种用及其他消耗,2019年我国玉米需求水平可能达到2.4亿吨~2.7亿吨。从各机构数据统计情况看,业内普遍认为2019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在3000万吨~5000万吨。

    猪瘟疫情或打压玉米需求

    下半年来,非洲猪瘟疫情不断发酵,2019年生猪产业很可能导致玉米需求悲观化。虽然从目前官方数据中,整体看疫情对我国生猪的存栏、补栏等影响有限,但最近有关机构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一些疫情较重的地区,其目前生猪养殖现状非常不乐观。调查数据显示个别区域生猪存栏量或锐减50%以上,生猪价格甚至跌破每斤5元。由于生猪限运等因素,待宰生猪一直育肥到400多斤但仍看不到局势转机。恶劣不堪的现状,导致部分养殖户信心丧失,一些已经开始宰杀生猪并减少存栏水平来使猪场维持运转,生猪补栏意愿更是降至冰点。

    现在猪瘟的疫情已经从产区蔓延至销区,全国性扩散蔓延形势严峻,生猪禁运措施使产销区猪价差距进一步拉大,受制于资金链等因素,必然将加速规模较小的养殖单元认亏离场,而存栏生猪减少后对饲用玉米的影响预计将在2019年进一步显现。即便业内广泛认为生猪行业的衰弱将带动禽类养殖兴旺,一定程度上弥补饲用玉米的缺口,但至今仍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来予以证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数据 猪瘟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