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白银市大力培育发展肉驴产业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这是诗人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中的诗句。曾几何时,驴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田间耕作,它是至关重要的畜力;走亲访友,它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磨道拉磨,它是持续不断的动力。

    甘肃省白银地区素有养驴的传统,农耕生产需求和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为毛驴养殖创造了条件。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变化,驴作为畜力及交通工具的作用逐渐减弱,驴的存栏量也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养羊效益低,养猪市场波动大,养鸡爱生病,到底“养什么”成了白银市、县(区)、乡(镇)三级党政部门面临的重大决策难题。

    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科学分析论证,大家发现养驴的效益较高,疫病风险较少,市场前景较为广阔。随后,大力培育肉驴产业逐渐提上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日程,大型养殖户、散户纷纷在全市各地涌现出来。

    在肉驴产业培育过程中,平川区王家山镇于大川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明做了大量工作。他不厌其烦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反复讲市场前景、算投资收益账。

    在动员工作遇到瓶颈时,王文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和村上的几个干部合伙成立了白银裕明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养驴。他坦言:“光说不干没有用,只有村干部带头搞肉驴养殖,并且有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后,群众才会跟着我们走。”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白银裕明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黑毛驴的存栏量已经有120头左右。于大川村村民看到养驴不仅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也不高,纷纷动了心。村民王兴仁仔细盘算着:家里每年种的地比较多,收获的苞谷和秸秆能为肉驴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料,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驴粪还是很好的肥料,这也能省下一笔买化肥的钱。于是,他也“抓”了几头黑毛驴养了起来。

    为了培育发展好全镇的肉驴产业,王家山镇积极引进了集种驴培育、肉驴养殖、加工销售、农业技术研发与服务、特色餐饮、农作物种植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甘肃红星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于大川村建成规模化肉驴繁育养殖基地,引进养殖种驴1156头。

    目前,甘肃红星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对全镇130户贫困家庭、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带动行动,农户(合作社)养殖肉驴216头,实现收入200多万元,发放分红117万元。

    肉驴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大量低廉、优质的饲草料资源。为了切实解决养殖场饲草料问题,王家山镇结合生态建设和沙化地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落实资金500万元,以辖区8家龙头企业为项目实施主体,建成5000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有效保证了肉驴养殖产业的饲草料供给。

    肉驴产业能不能做大,养殖技术很关键。为此,王家山镇积极衔接东阿阿胶集团,他们派出技术骨干在该镇举办肉驴繁育养殖技术培训班,共培训4期280多人次。同时,该镇还积极协调平川区畜牧局、农技中心安排常驻技术专家,对全镇肉驴养殖大户(合作社)、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保障。

    在肉驴产业发展过程中,王家山镇探索出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疫病防控、统一销售管理、统一价格收购“四统一”模式,对肉驴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向农户发放怀孕母驴,确保当年实现效益,为肉驴产业链条的壮大延伸和贫困群众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综合服务保障。

    当肉驴养殖业在平川区逐渐兴盛的同时,靖远县境内的大小养殖场和散户也在悄然发展着。其中,位于北滩镇粮窖村的靖远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先行先试,为带动全县肉驴产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2015年,靖远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2000余万元,开始打造肉驴繁育养殖基地,以期带动周边地区肉驴养殖产业发展。2016年1月,在完成圈舍、草料储蓄池等基建项目后,合作社从山东、内蒙古等地引进种驴400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的肉驴存栏量达到560头。今年合作社计划再引进种驴500头,通过持续引种、自繁自养等措施,争取2020年底肉驴存栏量达到2000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阿胶 母驴 养殖基地 疫病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