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智慧养猪:不是噱头大有来头


    魏敬秋

    消费疲软、环保增压、产能过剩、用地难征、疫病难防、人才缺乏、成本升高……都是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养殖水平整体薄弱,亟待进行产业变革。怎么变?

    “破解难题、应对挑战最重要的出路在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键取决于智能化的发展。”5月18日,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四川特驱投资集团、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中国智慧养猪(合川)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畜牧协会会长李希荣说。

    针对当前养猪业面临的低潮期,重庆市合川区区长徐万忠表示,智慧养殖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应积极引领生猪产业高端、智慧、创新发展,要把转方式、调结构当作政府职能的一项担当来抓紧抓好。

    什么是智慧养殖,一个传统的养殖企业又如何做到智慧养殖?养殖与人工智能(AI)相连,会出现怎样的火花?这些不应成为空话。

    特驱集团董事长王德根认为,智慧养殖可以简单理解为:业务全程可视化+疾病防治自动化+健康食品链安全可追溯化,然后通过全方位智能分析,实现养殖全程“无人”化。

    这其中,业务全程可视化也包括数据的智能采集,养殖场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生产全过程数据采集,无需人工制单填表。AI全程无死角覆盖,养殖场人员可通过视频,实时观察跟踪猪场猪群结构,自动跟踪判断每头生猪在猪场的所有变动,包括每头生猪所在栏舍、栏号、状态等。疾病防治自动化,即通过猪只行为、体温、声音等分析生猪健康状况,自动推送免疫计划、执行情况回馈,自动管理生猪免疫程序等;健康食品链安全可追溯化,即建立安全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每头生猪从出生开始建立唯一识别码,实时掌握每头生猪的生命周期信息、实时监管生猪状态、所在位置等。

    据了解,今年,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和阿里云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关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视频、运营等多领域的技术联合实现养殖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王德根称,通过智慧养殖,生猪养殖业PSY将有望增加8头,平均达到26头,将节约1350万头母猪,相当于每年节约1000万吨粮食,减少7500万吨排放量,减少30万亩圈舍建设面积,养殖户每年可增收约1200亿元,甚至能够推动大农业的发展,为大农业带来上万亿元的收益。

    “这些数据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新科技、新技术与农牧业深度合作的必然成果。”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介绍,当这项技术成熟之后,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和阿里云会分享给更多的农牧企业。”

    此次论坛以“智慧养殖新起点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国内知名的领域专家、企业组织、规模猪场代表等千余人参会。此外,经过前期协商和多方筹备,由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及阿里云联合发起的“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正式宣告成立。这也表示,中国畜牧养殖行业搭上了以智能大脑为技术核心的高速列车,开启了AI养殖的新征程。

    携手打造智慧养殖生态产业圈,目的是通过智慧养殖,解决养殖户真正的痛点,提升养殖效率。王德根表示,智慧养殖产业生态圈将打造一个畜牧养殖业全产业链的价值资源共享平台,一个有益于民生的绿色健康平台,一个畜牧行业持久互动增值信用的平台,政府部门则可以借力智慧养殖生态产业圈平台,达到宏观分析、智能监管、精准扶贫、助力美丽乡村等目标。

    王德根表示,帮助养殖户发展才是硬道理,“圈内”企业和人士应充分利用好智慧养殖生态产业圈平台和阿里云AI技术优势,为养殖户提供技术、供应链、金融保险和风险防控等全方位服务,以达到全行业精准养殖、降本增效、循环利用的目标。用养殖思维做饲料,用食品思维做养殖、用健康思维做食品,做大企业格局,做强农业品牌,保障养殖户效益,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此,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杨振海形象地描述为“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认为智慧养殖生态产业圈的成立,有助于我国畜牧业降成本,增效益,必将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数据 生态圈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