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浪迹耕种江湖,请学会这十一招施肥秘籍!


  今天的有关肥料土壤方面的内容算是比较全面了吧,大家有点耐心的看,最好是收藏哦!好了进入正文吧!

  1, 植物必读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按植物需要量的不同,可将这16种营养元素划分为:大量元素(N、P、K)、中量营养元素(Ca、Mg、S)和微量元素(Fe、Mn、Zn、B、Cu、Mo、Cl),C、O、H这三种元素虽然在植物中数量最大,通常占其干物总量的94%左右,但因其主要来源于空气和水,所以不列入矿质养分中。但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除以上16种元素之外,还有一些元素对某些植物是不可缺少或特殊作用的,如硅(Si)、钠(Na)、钴(Co)、硒(Se)、钒(V)、镍(Ni)、碘(I)等元素,被称作植物的有益元素。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来源渠道通常主要有三条:空气、水和土壤。如:植物所需的氢、氧主要来源于水和空气,水是植物的命脉,一般占植物总质量的75%~95%;碳主要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其他矿质营养元素则主要来自土壤,只有豆科植物能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气(N2)而获得一部分氮素。因此,土壤既是植物的扎根立足之处,也是其生长发育的养分库。此外,植物还通过叶片吸收一部分气态物质而获得某些少量矿质养分元素,如二氧化硫等。

  通常作物生长发育对氮、磷、钾等养分需要量较大,而土壤中固有的量远远不能满足其生长、生产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人为补施相应的元素肥料才能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其中,氮、磷、钾三种养分元素对各种作物生长、形成产量所需要量最大,故常被称为“三要素”。而有益元素不是所有作物必须的,只是某些作物所必需(如硅是水稻、甘蔗等作物所必需的),或对于某些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对某些作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如豆科作物需要钴、藜科作物需要钠等),因此,在应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元素和施肥技术,并注意与其他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

  2,怎样提高植物根部吸肥效果?

  植物根部吸收养分主要依靠其庞大的根系。如一株成熟的水稻,其根部有200~300条根,多的可达600~700条,每条根上还有许多支根,支根的先端是根毛,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植物根系一旦长出,就具备了吸收功能。

  要想让植物吸收更多养分,就应该让植物多生根,只有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了,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由于植物根系吸收养分需要良好的呼吸条件,根部还需要保持有充足的氧气。在生产中,通过深翻土壤、中耕松土、增施肥料(尤其是腐植酸类肥料)、合理排灌、提高地温、激素处理等措施,让植物尽快发生并建立庞大的根系和健壮的植株,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3,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施肥是什么关系?

  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吸收和保蓄能力。土壤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植物养分的能力。好的土壤应该是保肥和供肥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保肥性能好,施入的肥料不易流失,但供肥慢,施肥后,见效也慢;而砂性大、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施入的硫酸铵、尿素等速效肥料容易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失,这样的土壤“发小苗,不发老苗”,虽然供肥性能好,但无后劲,作物产量也不高。

  因此,施肥时要针对不同的土壤,施肥措施也有所差异。对于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除基肥中多施有机肥料外,施用化肥要“少量多次”,以免一次施肥过量引起“烧苗”和养分流失,并防止后期脱肥引起早衰。对保肥性能好的黏土或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因保肥性好,化肥一次用量可多一些,也不会造成“烧苗”和养分流失。但这样的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在作物生长前期,要采用种肥或提早追肥,以促进早期生长,到了生长中后期要控制化肥,尤其是氮肥用量,以免引起徒长,造成减产。

  4,怎样根据天气情况对施肥进行预报?

  农作物生长发育及施肥效果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光合作用产生的糖是供给根系呼吸作用的能量源,能量不足将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因此,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氮、磷、钾、钙、镁、锰、等矿质营养的吸收量明显减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化肥 喷施 蔬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