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小麦纹枯病来袭,你做好准备了吗?


  若防治不及时,病菌由叶鞘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变软及烂茎现象,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应不足造成枯孕穗、枯白穗等症状,侵茎程度轻的灌浆期遇风雨天气容易发生倒伏而减产。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温湿度调节适宜时开始侵染为害。

  田间侵染发病可分为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5个阶段。冬前发病症状主要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越冬期病害发生受抑制,部分带菌越冬病株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

  小麦返青后气温升高,田间郁闭度增大,若雨日天气多,田间湿度大,病株率扩展增加迅速;小麦拔节后,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茎秆侵染增多,病情指数上升快,早期侵入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分蘖枯死。

  小麦孕穗抽穗后,受温度及茎壁组织增厚等因素影响,纹枯病发展趋于稳定,因此时小麦需肥需水量加大,发病重植株因输导组织受害,水肥供应不足,导致发病以上组织迅速失水及营养不良枯死,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小麦灌浆期若遇风雨天气影响,加之小麦头部重量增加,茎基部受纹枯病侵茎植株因茎秆韧性减少,易引起小麦倒伏,影响灌浆及产量。小麦纹枯病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有机肥不足,氮肥偏多,磷钾肥不足发病重。一般砂土地纹枯病重于粘土地,粘土地重于盐碱地,密度大田块重于稀植田块。

  绿色防控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侵染 白穗 抗病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