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五、加强管理,尤其是要加强结果树的水肥管理,保持树势壮旺,提高抗病力,对于减少黄龙病的发生及因病造成的损失,有重要作用。

山东寿光李先生(151****7627)11月

5日问:冬季黄瓜病虫如何管理?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厂赵占周答:

黄瓜属于喜温好光蔬菜,对低温更敏感。冬季大棚中,最常见的病虫为害往往和当时的温湿度变化有直接关系。

1.低温冷害:早晨瓜叶下垂,叶片周缘起皱纹,说明夜温低。叶片皱缩呈泡状叶、叶脉间颜色呈虎斑状、花打顶等陆续表现,是长时间低温的结果,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是缺镁的表现,植株顶端生长点坏死是缺硼的显现,实际上也是持续低温导致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的结果。如果叶片突然呈水渍状,说明温度下降太大,对黄瓜的为害太严重了。

此时,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温降湿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同时补充营养。

2.白粉病:棚温在10~25℃范围内,稍显干燥,黄瓜嫩弱的时候,叶片的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的类似于面粉的东西,即白粉病。

对应措施是把白天的最高温度提升到33℃左右,同时提高湿度;白粉病菌对硫敏感,可以先用适量的硫磺水分散粒剂、福美双等硫制剂大水量喷淋后,再喷施腈菌唑、乙嘧酚等治疗性杀菌剂。

3.黑星病、霜霉病和角斑病:不论是黄瓜的茎蔓、叶片和瓜条上出现,呈星状开裂,湿度大时其表面有黑绿色霉层,很可能是黑星病。霜霉病和角斑病虽然都是在叶片上产生角状病斑,但角斑病病斑相对小一些,到后期容易开裂穿孔,病斑表面往往有类似蜡状的薄膜,霜霉病的病斑大一些,但始终不开裂也无穿孔,但叶片背面对应病斑的位置上有黑褐色的霜霉状物。对着阳光看病叶,角斑病的病斑呈透明状,霜霉病则不是;温度偏低湿度偏大露水珠多的时候,这几种病害容易发生。

提温降湿是首选措施,再对症使用适宜的药剂进行防治。当这霜霉病和角斑病混合发生的时候,先喷烯酰吗啉和农用链霉素类进行治疗,3天后再喷铜制剂和嘧菌酯或醚菌酯类杀菌剂强力保护。

4.灰霉病:温度持续低于22℃,阴天寡照,棚内湿度高,很容易发生灰霉病。灰霉病在黄瓜的嫩叶、雌花的花瓣和瓜条上都有表现。在被害部位上产生灰色霉状物是其典型症状特征。

提温降湿增加光照时间是基础,植株、地表和棚的后墙立柱等仔细喷洒药剂很关键,多类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5.蓟马:蓟马喜欢温暖和偏干的环境。蓟马以锉吸式口器,在嫩叶、花瓣和幼瓜上为害的时候往往留下起初是白色小点,逐渐连成褐色斑块,往往给人是病斑的感觉,但翻过叶片检查会看到形态非常微小的蓟马若虫或成虫及其排出的黑色小点———粪便。幼嫩的瓜组织被害严重的时候会因为局部坏死导致叶片皱缩、幼瓜畸形、花朵不能正常开放等异常表现。

悬挂蓝板诱杀蓟马的基础上,在黄瓜开花前用噻虫嗪灌根,在蓟马爆发的时候喷洒多杀菌素,上下喷匀,是控制蓟马的关键性措施。

常言道“对症下药”,只有正确识别出病虫害的种类,找到其关键因素才能采取对应措施,更好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橘 黄瓜 氮肥 角斑病
上一篇 : 油菜化控防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