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你问我答

零零社区网友  2013-11-08  互联网

菠菜灰霉病

柑橘黄龙病

河北衡水的张凤阁,通过QQ(衡水+艳阳天:112***164)11月4日问:番茄上烟粉虱如何防治?

《农资导报》答: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主要危害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以若虫取食植物汁液和传播病毒。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杀,黄板均匀悬挂于植株上方,底部略高于植物顶端,当粉虱粘满板面时,及时涂粘油,一般每7~10天重涂粘油1次。

生物防治: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利用和保护天敌,释放丽蚜小蜂,蜂虫比以3∶1为宜。

化学防治:在成虫、若虫始盛期喷药防治,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施。

温馨提示:烟粉虱极易对农药产生抗性,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尽量选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药剂,并合理轮用、混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延缓抗性产生。

湖北黄冈汪女士(138****1267)11

月4日问:当地一农户询问花椰菜苗期应注意哪些管理?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何永梅答:花椰菜苗期应注意防止以下情况出现:

(1)烂种、不出苗或出苗不整齐。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难以发芽;或水分过多,造成土表板结,不透气沤种;或播种太深、播种不均匀、不及时揭开覆盖物。因此,要掌握正确的播种方法,并做好控温、控湿工作,及时揭开覆盖物。

(2)幼苗徒长。秧苗徒长不仅会降低产量,延迟成熟,而且容易诱发病害。引起徒长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和温度过高,尤其是夜间温度过高,呼吸消耗了过多的养分。此外,氮肥和水分过多、播种过密、揭盖不及时、移苗不及时等也容易引起秧苗徒长。防止秧苗徒长的方法主要有:播种不宜太密,以免出苗后幼苗拥挤,出现高脚苗;及时揭掉地面覆盖物;及时间苗、假植和定植。出苗后及时间苗,一般应间苗2~3次,在秧苗具2叶1心时即应分苗(假植),假植的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20~150株为宜;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温度和湿度,进行低温炼苗,控制秧苗的过度生长;合理进行肥水管理。营养土的配备,应注意磷、钾肥用量,控制氮肥用量。需要追肥时,不能偏施氮肥;及时排稀秧苗,当出现过度拥挤时,应适当移动秧苗,使大小秧苗分开,增加单株的营养生长面积。

(3)冻害。寒冷天气里浇水过多导致土温急剧下降、床土湿度过高、秧苗含水量增加,以致发生冻害。因此,在冬、春季育苗应尽量少浇水,加强通风,降低苗床湿度。一般在播种时浇足底水后直到幼苗分苗前才需淋水。首先要加强低温炼苗,特别要控制较低的夜温,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其次要增加秧苗的受光时间和提高光照强度,增强秧苗的光合作用。在定植前7~10天,要进行低温炼苗,控温控水,提高秧苗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另外,注意合理配制营养土,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造成秧苗徒长。

(4)药害。青花菜秧苗柔嫩,耐药性差。农药选择不当、浓度过高、配制不均、喷药时间不当、施用量过多均会产生药害。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对症下药,浓度要适当,配制时搅拌均匀,喷施雾点细而均匀,不能集中局部地点长时间喷,以叶片上有水滴下即可。如发现喷施浓度过高,应立即补喷清水,避免发生药害。冬、春季喷药宜在上午通风1~2小时后进行,严禁晴天闷棚时喷药,夏、秋季喷药宜在凉爽的傍晚进行。

(5)肥害。产生肥害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土配制不当、氮肥过量、有机肥未腐熟或追肥浓度过高。应合理配制营养土,使用腐熟有机肥,掌握适宜的追肥浓度。如追施尿素时,控制尿素水的浓度在0. 05%内,并随后洒清水。追肥宜在晴天早上或傍晚进行。

(6)草害。防止草害的方法首先是严格堆制营养土,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另外,一旦发生杂草,应立即拔除。

山东潍坊杨明(136****2471)11月5

日问:菠菜灰霉病如何防治?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王迪轩答:菠菜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中,露地栽培很少发病。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或者种植密度较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的田块,灰霉病极易大流行。

(1)症状识别:主要为害植株下部叶片,初期在叶片上生浅褐色不规则形斑点,后扩展成淡褐色润湿性大斑,并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湿度小时病叶正面出现黄褐色不规则斑,边缘有不明显晕圈,背面灰色霉层不明显;湿度大时病叶变黑褐色腐烂,病叶正面产生很多灰色霉层。后期叶片病斑呈“V”字形,并有深浅相间的轮纹。发病严重的病叶变为黑褐色,并呈腐烂状。干燥条件下失水发黑,可见很多灰色霉状物。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选用耐湿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提温降湿。收获的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浇水和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发病条件出现。

②烟熏。阴雨天气时,傍晚可在设施内施腐霉利烟剂,每亩每次250克,点燃后密闭通风口,次日早晨通风,连续2~3次效果较好。

③喷雾。阴雨天气来临前的晴天要及时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保护。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可选用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4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喷药防治应选择在晴天上午,阴天不宜喷药。由于菠菜植株矮,中下部叶片多匍匐于地,往叶片背面喷药困难,喷药防治时最好加入少量渗透剂,以提高防效。

广西桂林胡先生(186****9743)11月

5日问:请问柑橘黄龙病怎么处理?

陕西农心控股有限公司马小兵答: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传播蔓延迅速,且现有的柑橘栽培品种都是感病的。据云南农业科学院的专家鉴定确认,柑橘黄龙病是由一种类细菌病原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而且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最主要介体昆虫。因此,防治柑橘黄龙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一、严格实施检疫,应严格禁止病区的苗木及带病材料(如接穗),向新区和无病区调运。在病区内,带病或可能带病的苗木应有控制地相对集中地种植,防止进一步扩散。

二、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是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关键性措施,要培育出不带黄龙病及某些危险性病害(如溃疡病、裂皮病等)的无病苗木。

三、挖除病株。鉴于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把患有黄龙病的柑桔树治疗好。而病树留在田间,就是一个病源。因此,一经发现是黄龙病的树,立即挖除是防治黄龙病蔓延的重要措施。做法是:对每年春、夏、秋3个梢期,尤其是秋梢期,认真逐株检查,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

四、防治柑桔木虱,柑桔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介体昆虫。生长在柑桔的新芽、嫩梢上。通过控制水肥来控制抽梢,使抽出的新梢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期。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推荐药剂可用1. 8%阿维菌素3000倍、或闪锐1500倍喷雾防治。因为柑橘木虱的迁飞性,最好是当地政府组织进行统防统治,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果园周围栽种防护林,对木虱的迁飞可起到阻碍作用。

五、加强管理,尤其是要加强结果树的水肥管理,保持树势壮旺,提高抗病力,对于减少黄龙病的发生及因病造成的损失,有重要作用。

山东寿光李先生(151****7627)11月

5日问:冬季黄瓜病虫如何管理?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厂赵占周答:

黄瓜属于喜温好光蔬菜,对低温更敏感。冬季大棚中,最常见的病虫为害往往和当时的温湿度变化有直接关系。

1.低温冷害:早晨瓜叶下垂,叶片周缘起皱纹,说明夜温低。叶片皱缩呈泡状叶、叶脉间颜色呈虎斑状、花打顶等陆续表现,是长时间低温的结果,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是缺镁的表现,植株顶端生长点坏死是缺硼的显现,实际上也是持续低温导致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的结果。如果叶片突然呈水渍状,说明温度下降太大,对黄瓜的为害太严重了。

此时,最紧迫的措施就是提温降湿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同时补充营养。

2.白粉病:棚温在10~25℃范围内,稍显干燥,黄瓜嫩弱的时候,叶片的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的类似于面粉的东西,即白粉病。

对应措施是把白天的最高温度提升到33℃左右,同时提高湿度;白粉病菌对硫敏感,可以先用适量的硫磺水分散粒剂、福美双等硫制剂大水量喷淋后,再喷施腈菌唑、乙嘧酚等治疗性杀菌剂。

3.黑星病、霜霉病和角斑病:不论是黄瓜的茎蔓、叶片和瓜条上出现,呈星状开裂,湿度大时其表面有黑绿色霉层,很可能是黑星病。霜霉病和角斑病虽然都是在叶片上产生角状病斑,但角斑病病斑相对小一些,到后期容易开裂穿孔,病斑表面往往有类似蜡状的薄膜,霜霉病的病斑大一些,但始终不开裂也无穿孔,但叶片背面对应病斑的位置上有黑褐色的霜霉状物。对着阳光看病叶,角斑病的病斑呈透明状,霜霉病则不是;温度偏低湿度偏大露水珠多的时候,这几种病害容易发生。

提温降湿是首选措施,再对症使用适宜的药剂进行防治。当这霜霉病和角斑病混合发生的时候,先喷烯酰吗啉和农用链霉素类进行治疗,3天后再喷铜制剂和嘧菌酯或醚菌酯类杀菌剂强力保护。

4.灰霉病:温度持续低于22℃,阴天寡照,棚内湿度高,很容易发生灰霉病。灰霉病在黄瓜的嫩叶、雌花的花瓣和瓜条上都有表现。在被害部位上产生灰色霉状物是其典型症状特征。

提温降湿增加光照时间是基础,植株、地表和棚的后墙立柱等仔细喷洒药剂很关键,多类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5.蓟马:蓟马喜欢温暖和偏干的环境。蓟马以锉吸式口器,在嫩叶、花瓣和幼瓜上为害的时候往往留下起初是白色小点,逐渐连成褐色斑块,往往给人是病斑的感觉,但翻过叶片检查会看到形态非常微小的蓟马若虫或成虫及其排出的黑色小点———粪便。幼嫩的瓜组织被害严重的时候会因为局部坏死导致叶片皱缩、幼瓜畸形、花朵不能正常开放等异常表现。

悬挂蓝板诱杀蓟马的基础上,在黄瓜开花前用噻虫嗪灌根,在蓟马爆发的时候喷洒多杀菌素,上下喷匀,是控制蓟马的关键性措施。

常言道“对症下药”,只有正确识别出病虫害的种类,找到其关键因素才能采取对应措施,更好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3-11-08/28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