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农业防灾减灾科技贯穿始终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500多亿公斤。要稳定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至关重要。灾损减一分,产量多几许。而科技,正是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关键。

  2012年,由科技部组织,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式启动,该项目也是我国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内的又一次科技大协作。项目启动一年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2013年度全国农业自然灾害减灾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记者专访了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解读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相关问题。

  记者: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但每年因灾损失的粮食也不少。当前,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状况如何?科技究竟能为农业防灾减灾做些什么?

  李茂松:我国是一个多种灾害类型频繁发生的国家,特别是农业干旱、洪涝、低温、干热风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灾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666.7万公顷,因灾损失粮食500多亿公斤。近几十年来,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呈现发生频率不断加快、危害范围持续扩大、灾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因灾损失明显增加的态势。我国农业防灾减灾面临严峻挑战。

  农业防灾减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具体来说,科技可以在灾前、灾中、灾后发挥重要作用。

  灾前,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建立起灾情的数据库,搭建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同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让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广大农民群众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灾害预警信息,为赢得农业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供科学依据,对一些高风险灾害,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农作物在区域和季节的配置,研发避灾技术,针对当地季节性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做适当调整,避开灾情。

  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我们依靠科技抗灾、减灾、救灾。比如,一旦发生旱灾,我们什么时间浇水、浇多少水、如何浇水等,都要依靠科技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提高我们技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尽快研发出一系列的抗灾品种,减少损失。

  而灾害发生后,如何做到减产不减收,要根据一年季节变化,剩下的光照和热量,根据剩下的资源来决定,把它们有效利用起来。怎么来减少农民损失,究竟该种什么、养什么,都不能胡来,这一切,都需要依靠科技。

  记者:如您所言,农业防灾减灾,科技必须贯穿始终。作为“十二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李茂松:从2006年的川渝干旱,到2008年初的全国范围雨雪灾害,再到2010年的西南干旱,自然灾害频发,亟待我国通过科技主体计划来开展防灾减灾的科技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团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主要针对旱灾、低温和洪涝等灾害开展研究。旱灾属于“重大”灾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目前旱灾造成的损失能达到60%以上。而低温和洪涝属于“突发性”灾害,影响也非常巨大,如果在东北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日均气温低于17摄氏度的低温灾害,水稻的结实率就会下降,温度低于15摄氏度以下,就能导致绝收。

  在农作物选择上,我们主要研究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5大作物,它们对我国粮棉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区域选择上,主要包括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它们是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这个项目是我国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内的又一次科技团队大协作,涉及农业气象、气象灾害、农学、农业水土工程、水文水资料、电子自动化、机械制造等多个专业领域,项目设置6个课题。围绕灾前、灾中、灾后整个过程,针对5大作物、3个灾种、3个区域展开全方位的科技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重大突发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新技术,研发基于农田尺度的地面监测技术与设备,实现农业灾害的自动化、强时效和高精度监测,初步建立我国农业灾害监测技术支撑体系;通过研究农艺、工程、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新技术,实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防、抗、避、减技术和措施的一体化,形成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技术体系。一旦项目完成,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发挥重要的作用,增加的粮食产量相当可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水稻 干旱 洪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