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是因为在“增产靠化肥,治病靠农药”的生产方式下,土地的产出能力几乎要达到极限,化肥的有效使用量几乎要达到极限。想继续保持粮食、主要农产品持续增长和有效供给,不用科技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已别无选择。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中国农业变革中,科学育种、科学栽培、科学用水、机械化普及都很重要,但科学使用化肥难度更大、意义更大、作用更大。
推进“沃土工程”向纵深发展
沃土工程实施1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家广泛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等工作,对我国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养分变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农民也正逐步改变着多年来养成的不科学的施肥理念和施肥方式。但是,由于长期、大量、不合理地过度施用化肥,过度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土壤当中有益微生物菌群严重失调,有益微量元素严重失调,有机质不断减少,进而导致土壤不断酸性化、板结化,土壤生产能力持续降低。这是当前“沃土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按照新的科学观点,土壤肥力是由土壤的物理肥力、化学肥力和生物肥力共同构成的。土壤生物肥力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植物根系等有机体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理化条件提供的贡献。与物理肥力、化学肥力相比,土壤生物肥力的显著特征有:一是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表现在土壤生物肥力形成和作用过程是由多种生物参与的综合结果;二是动态性,即其测定值随着时间而变化。土壤生物过程在分析评价各种土壤类型和环境中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是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保障的基础。土壤微生物是共同构成土壤肥力三个不可或缺的组分中的核心组分。人工接种微生物,即施用微生物肥料,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现有栽培与管理条件下,尤其是在不合理使用化肥、复种指数高、不合理使用农药等条件下必不可少。
用上述新的科学观点审视前两期“沃土工程”建设规划,不难看出,“规划”的制定没有跳出传统农业“二维结构”的圈子,缺乏“土壤生物肥力”的概念。从“规划”内容来看,没有错误,但有不足之处。
“沃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土壤现状是诸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扭转。用新的科学理念指导实践,大力提倡和普及符合生态规律且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是保障“沃土工程”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2012年1月5日,《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意见》要求,要加快示范推广新型肥料。具体措施包括加大长效肥料、功能性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示范推广力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针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功能微生物群落弱化、病害加重等问题,推广使用生物肥料和固氮菌。这必将为“沃土工程”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学使用化肥的有效途径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农业要走向复兴,走向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修复土壤,实现从源头改变。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使用化肥。修复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营养元素,多种有益菌群,多种有益微量元素,有机质永续补充,四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土壤长期保育的良好条件才能形成,才能实现从源头改变。
要想让这一系统工程有效实施,必须用科技创新科学地将“化学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为了更好地探索科学使用化肥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出:
倡导“三个融合”:生物肥与有机肥完美融合,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完美融合,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有机肥完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减少化肥施用量,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生态农业之路。
打造“三个精品”:精品生物肥料,精品有机肥料,精品生物农药。打造绿色农资黄金组合,尽快摆脱我国农业长期依赖化肥种植的局面,使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使用比例由现在的1:9逐步地科学地过渡到4:6、5:5,在保证改良土壤、增强作物抗逆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作物早熟、改善作物品质基础上努力实现优产、高产、稳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2-06-13/14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