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修复遗址让历史"复活"


    曹操墓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大家更加意识到黄土下老祖宗遗产的价值。始皇陵和秦兵马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印记。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加全面的方式,来亲历这段历史,通过走进遗址博物馆,与一个个历史人物来上一段跨时空对话。

   汉阳陵全地下遗址博物馆

   推荐理由:到西安不能不看陵墓和附建的陵墓博物馆,其中离机场只有十几分钟车程的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 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汉阳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是在帝陵封土东北10条外藏坑(全部外藏坑多达81条)上构建而成的纯地下建筑。这个陈列厅是一个 有着8000平方米展示区域的陪葬坑真实遗存,也是中国第一座紧贴帝王陵封土、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不同温湿度环境中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用来演示当年真实历史事件的影视成像技术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虚拟手法。

  新奇看点:汉阳陵的展示方式与秦兵马俑博物馆有着很大区别,中空镀膜的玻璃幕墙和通道将地下城邦和游客 分隔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全透明的环境让人有驾驭时空的感觉,这种文物展示方式在世界上是第一次采用。走在坑道上,玻璃下方就是成群的陶 俑,相隔不过2米,历史就在脚下。

  可能是为了展示当时汉俑陪葬的原貌,整个陪葬坑只发掘了一半左右,还有一半的汉俑只是露出上半身,下半 身还在两千年的土层中深埋。文景年间文治取代武仪,于是作别了真人大小的彪悍兵马俑,取而代之的是更有生活情调的小型裸俑。裸俑虽然个头小,数量却是秦俑 不可比的,仅一个宽3~4米、长50米的坑道内就密密麻麻“躺”着上千个,模样憨态可掬。也有队列整齐、姿态挺拔的兵俑仪仗队,一半身子还在硬土中。如果 细看会发现,虽然个头小,裸俑的细部塑造极其精致:肤色合乎真人,而且颧骨、鼻孔、耳朵甚至肚脐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不过奇怪的是,坑道里的陶俑都没有双臂,因此也被称做“东方的大卫”和“维纳斯”。是为了材料从简、还 是暗藏玄机?博物馆展示区里一组身穿汉服的复制俑说出了答案:在当初落葬时,这些陶俑都身穿不同服装,并且担任官吏、歌妓、乐舞等不同身份,为了能活动手 臂摆出不同姿态,手臂部分用的是木头,经历2100多年地下环境的腐蚀,丝绸衣物和木臂早已腐蚀,发掘出土时就成了没有上臂的裸俑,展现给世人残缺之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复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