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藜麦富农,一个可复制的品牌扶贫故事


政策很精准,资本有预期,资源好聚集

藜麦富农,一个可复制的品牌扶贫故事

( 2015年12月12日  05 版)

    本报记者吴晋斌

    胡海治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山西省静乐县娑婆乡娑婆村人。2011年,静乐县委、县政府以政府补偿种植风险的办法在娑婆乡动员鼓励农户试种藜麦,农民对这种全然陌生的“洋庄稼”疑虑很大,没人愿种。胡海治勇敢尝试,成为第一个试种农户。秋后,10亩藜麦平均单产达400斤,胡海治连同超产奖金收入2.9万元。2012年,他又种植20多亩,收入4万多元。尝到甜头后,2013年,他一下子种了50亩,尽管先旱后涝,老天不给力,但收入也有7万多元。综合比较下来,收益是种植普通作物的3-5倍。如今,他已是藜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

    胡海治的故事是静乐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区域品牌让农民脱贫致富故事的缩影。从2013年起,看到希望的社会资本开始在政策的导向下向藜麦种植、加工、销售集结,掀起了静乐从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到商品品牌塑造的品牌农业故事高潮。

    种“洋庄稼

    ”开始启蒙和扶贫之旅

    静乐县隶属山西省忻州市,与所有后发地区一样,生态优势明显,生产条件较差。气候干燥,土壤贫瘠,以耕种土豆和小杂粮为主,产量低,收入薄,历来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致富,不仅是各级政府的梦想,更是静乐16万乡亲的梦想。2011年,第一批藜麦在静乐试种成功,一下子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注意。

    藜麦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已经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玻利维亚以及智利等国家,一直是当地居民最主要的粮食。近年来,藜麦独特的营养价值被人们发现,在国际市场身价倍增,被誉为“营养黄金”、“素食之王”、“超级谷物”,美国宇航局甚至将藜麦选定为太空粮食。

    而这一独特的农作物,对生态条件要求苛刻,山西几个高寒冷凉县域试种后,只有地处黄土高原的静乐县满足这近乎苛刻的自然条件。于是,经过多次商讨、论证、调研,静乐县把藜麦种植作为调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

    当年,静乐规划占地1105亩、总投资13.96亿元的静乐藜麦综合产业园区项目完成立项,专业企业开始参与到藜麦产业,企业主体成为藜麦富农的主要驱动力量。

    然而,刚开始时,大部分种植户对这种远道而来的陌生“洋庄稼”都不愿意尝试,担心没收成。娑婆乡政府亮出免费提供种子、每亩补贴1000元、亩产300斤以上每斤奖励5元的鼓励政策。秋后颗粒归仓时,藜麦的平均亩产量达到400斤,给娑婆村带来了2.9万元的收入,来年吸引了大批农户种植藜麦。不少企业参与到了种植推广计划。

    “这是启蒙和扶贫之旅。”山西华青藜麦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润青说。为了保护藜麦种植户的积极性和收益,采用了“企业管理+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一方面购进2000斤藜麦种子,通过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免费发放种子,并为农户购买了种植保险,同时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协议。与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入农户藜麦田里进行种植指导。

    资本带动藜麦产业升级

    “藜麦是什么?”“怎么吃?”这是华青藜麦刚刚面市的头两年里,营销人员解答的最多的问题。也是藜麦销售中最大的瓶颈。关键是还要有简便易食的产品。如何深加工对接市场需求是完成从产业到产品的关键,也是实现区域品牌向商品品牌升华的过程。

    “人们对藜麦的接纳需要有一个认识和了解的过程,虽说藜麦在欧美很出名,当地超市中可以买到,但在中国还处于推广初期,大部分人压根没听说过藜麦是什么。”李润青说。

    他带领团队南下北上,走访了多家生产设备加工企业,希望找到适合加工藜麦原粮的生产设备。七十几万购回一套碾米设备,可以很快去掉藜麦原粮中的石子,但去皮不理想,大小分级还需要手工筛簸。加工不出理想的藜麦粮食,“宁愿弃之不用,也不能凑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民增收 种子 气候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