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为粮食丰产插上科技翅膀


  这只是我省粮食生产“科技入户工程”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我省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不断贴近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进程,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一大批农业科研与推广项目,使种子包衣、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实现了良种良法相配套。

  面对去冬今春小麦遭受的严重旱灾,在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及时启动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组织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单位的10300名农业科技人员,分包全省4.8万个行政村,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深入到田间地头积极指导农民对麦田进行科学管理。

  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秋粮生产“450行动计划”,我省再次把1万多名科技人员派驻田间,分包全省4.8万个行政村,科学指导农民搞好秋粮生产。

  科技人员的进村入户,让一批实用技术像种子一样落地、生根、开花,减轻了灾害带来的损失,更让农民感受到了科技增粮的巨大作用。他们的口头语也由过去“庄稼活,没啥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转变为今天的“增产不增产,全靠技术员”、“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实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工作大局出发,抓好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丰收的重要举措。”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大教授郭天财说,1万多名科技人员覆盖了全省所有行政村,做到了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户户有一张明白纸,把粮食增产技术和关键措施送到了千家万户,起到了科技促田间管理、保增收的重要作用,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产田里捷报频传,引领粮食生产再创辉煌

  无论是炎炎夏日里的小麦收获季节,还是秋风送爽的玉米、水稻收获期,全省许多高产田里不断传来刷新单产记录的捷报,成为大灾之年粮食生产中的突出亮点。

  6月初,在全国闻名的小麦高产区焦作市,经国家级小麦专家测产复核,焦作市农林科研院和温县赵堡农业科研站实施的两块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30公斤和727.3公斤,均超额实现了农业部确定的高产创建目标。

  10月中旬,从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的百亩高产攻关田传来喜讯:该攻关田的小麦、夏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751.9公斤、1018.6公斤,万亩核心试验区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90.6公斤、858公斤,均创历史新高,两季合计生产粮食1548.6公斤,实现了亩产吨半粮的新突破。

  面对“人增地减”带来的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的严峻局面,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小麦超高产研究攻关、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玉米高产标准化栽培示范区等工程,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据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和示范带动,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以单产提高进而提升全省粮食总产水平。

  在今年高产创建活动中,夏粮生产我省重点抓好150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秋粮生产重点抓好200个玉米、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示范方内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这些高产示范方、示范田,包括科技人员搞的攻关田产生的这种效果,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示范样板,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农民科学种粮的积极性,增强了夺取高产丰收的信心。”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任洪志说。

  高产创建换来粮满仓。近年来,我省超高产典型不断涌现,高产区也已从过去的黄河以北逐步向豫南转移。今年,我省小麦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的有 8个市,分别是焦作、许昌、新乡、漯河、鹤壁、商丘、濮阳和周口,焦作亩产达到507公斤,真正实现了“一年丰收,十年温饱”的盛世景象。

  高产创建、粮丰工程等一系列科技提升手段,正引领我省粮食生产不断迈向新辉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品种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