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生态治理成为中国西北农民增收新途径


        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朱国亮 严明 闫洁)山坡上的耕地种草种树不种庄稼了,反倒挣钱更多了,这是中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农民曹忠没有想到的。

        曹忠的“幸运”,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近年来实行的一项叫做“退耕还林”的政策。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是1999年率先在中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的三个省份之一,也是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份。 

        曹忠所在的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十年九旱”,环境恶劣。曹忠清楚地记得,在实施退耕还林之前,他家附近的山多是光秃秃的黄土山,家中虽然种有30多亩耕地,但多半是在山上开垦的陡坡地,正常年景也只有百来斤的粮食产量,遇旱年籽种都难收回。 

        “退耕还林还草确实好,绿了荒山,还能增加收入!”曹忠说。自从家中2003年退耕还林以来,这位朴实的农民切身感受到了这项生态治理工程带来的好处。 

        “我家退耕还林共16亩,政府每年补贴2560元,旱涝保收;退出来的地种树和苜蓿草,用苜蓿草养牛羊,一年也能收入1000多元。”曹忠摊开绿色封皮的林权证介绍说,“退耕后余下耕地不多,我也‘解放’了,最近几年在兰州打工,一年也能挣个七八千元。” 

        在中国西北地区,和曹忠一样,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获益的农民还有许许多多。来自甘肃省林业厅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仅在甘肃就有166万退耕农户户均累计享受国家政策补助6200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甘肃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如今外出务工人数是退耕前的14倍。 

        中国西北许多地区原本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加上人口和耕地的不断增加,大大超越了生态承载能力,导致许多地方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生态持续恶化。最近20多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国政府对中国西北地区生态展开了大规模治理,退耕还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生态治理工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退耕还林 耕地 外出务工 退耕还林工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