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李登海: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振兴民族种业


        李登海不仅是一个玉米育种专家,他还有着多重身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上市公司董事长等等。李登海说:“不管担任什么职务,我始终不放弃的一个目标就是,探索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仅仅搞科研还远远不够,还要把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必须振兴民族种业。” 

        在多年对发达国家种业的研究中,李登海深刻地认识到,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培育优良种子至关重要。但没有强大的民族种业做支撑,再好的品种也只能放在实验室里。更重要的是,没有发达的民族种业,就不能应对国际种业巨头的冲击,最终还要受制于人。 

        产业化:民族种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作为世界玉米种业巨头,美国先锋种业公司一直是李登海学习研究的对象。他说,先锋种业公司称雄于国际种子市场至今,尤其是在玉米杂交种方面,还没有哪个国家与其媲美。美国在世界玉米产业上的强势地位,离不开先锋公司这样的企业。有了强大的种业支撑,使美国靠占世界34%的玉米种植面积,占有了70%以上的世界玉米市场,每年出口相关产品就有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 

        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李登海就把目光瞄准科技成果转化和种子产业化。1985年,他自筹资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从事玉米种子产业化的民营农业科研单位——掖县试验站。经过不断发展,1998年又创建了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随后,集团公司连续兼并收购了30多家种子公司,种业产业迅速壮大。2000年他又成立了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有了企业的依托,李登海在科研上打破过去多年“单枪匹马闯海南”的育种模式,采用招聘、合作、合资等手段,不计身份、资历,广泛吸纳国内知名玉米育种专家,组建了强大的科研育种创新团队,使玉米育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2006年,仅在海南岛就建立了12处玉米育种试验站(现在合并为较大的4个育种研究基地),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知名专家就有11人。 

        目前,登海种业固定资产已达到3.9亿元,资产10亿多元,职工近千人,育种科研人员300多人,在全国玉米种植的不同生态区建立了32个育种中心和试验站,并有一个投资2.8亿元的加工厂,推广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8个省区市。登海种业被确定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的依托单位,被评为国家首批农业首家创新型企业,是种子行业中唯一一家国家创新型企业。 

        有了强大的育种产业化能力,李登海的科研成果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迄今为止,李登海及其企业选育的玉米良种,最大年份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李登海说:“我们24年来致力于产业化创业的成功经验表明,走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的路子,就是一条种子产业化的路子,这样有利于保证科研上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并加速成果的转化。这也是企业是创新主体的一个例证。如果没有产业化经营,也不可能创造在全国推广10多亿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粮食的成绩。” 

        积极推动《种子法》立法 

        在产业化经营中,李登海深感传统的种子经营管理体制存在很大弊端。他说:“原先的种子公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别的地方的好种子进不去,多少年的老品种照旧占着市场,最终吃亏的是农民,受损的是国家。”“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法制环境,就不会有一个健康的种子市场,就没有中国的民族种业创新的发展。” 

        李登海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产业化是不够的。原有的《种子管理条例》带有过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中国太需要一部《种子法》了。 

        1993年,李登海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他一到任就提出了《种子法》的立法建议。此后两届,李登海连续两次提出议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玉米 产业化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