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要从科学角度理性看待转基因


        同样是为了防治病虫害,同样是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化学农药和转基因作物却遇到了公众截然相反的态度。化学农药问世后,人们欢呼人类在同病虫害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转基因作物问世后,争议声却一直不绝于耳,公众始终充满疑虑。
公众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和哺乳动物有毒性?是否会引起过敏?事实是,在有关国际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下,转基因作物在全球大面积商业化种植13年来,从未发生安全性事故。
        转基因食品尽管是个新鲜词,但“基因”一词已有100年历史,它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于1909年提出。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外一种生物中,使被转入基因的生物产生人类需要的新性状。
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所做的作物品种选育,实质也属于“转基因”,目的是获得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农作物,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求。
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会跑进人体,进而改变人的基因。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所有基因都是由核酸组成的,进入胃肠后都要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不再是完整的基因,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我们每天食用的米饭、馒头、蔬菜、肉类等含有亿万个基因,有谁担心过这些基因对自己有害而不去吃饭?
转基因在争论中前行。转基因农作物自1996年在全球开始大规模种植以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着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其推广速度之快为近代农业科技史上所罕见。目前,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据估计,全球有半数以上人口食用过转基因食品。
争论是必要的,但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看,转基因食品是科技发展规律所决定。正如当年化学农药的诞生一样。也许再过若干年,转基因食品又要被更新的技术所替代,这同样是科技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诚然,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转基因不可能十全十美,10多年时间虽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也不能说今后百分之百的没风险,这就注定转基因还要在争论中前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争论在时刻提醒科学家和政府,把转基因的安全性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趋利避害,防范风险,确保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核酸 品种 生态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