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日讯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增多,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气象条件的变化,自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将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积温增加,有利粮食增产,但是干旱、生物灾害等将致使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存在大幅下滑危险。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当然成为黑龙江省农业新阶段以来的新课题。
气候变暖利弊参半
气候变暖究竟给黑龙江省农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如下数据将为这个问题勾勒出形象的答案:
——省气象部门对近20几年来的气温及降水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近20年的平均气温比前30年升高了1℃;而同期降水量则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20多年来,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大于10℃以上的活动积温平均增加50-150度。2006年12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历年高出2~3℃。2007年全省积温值为2907℃,比历年平均偏多301℃。全省有47个市县突破56年来的平均气温最高值。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首先带来的便是中西部各积温带北移,东部二、三积温带也北移东扩,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因此发生较大变化。如水稻是气候变暖受益较大的作物,因热量增加,冷害减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持续提高。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现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00多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3543.4万亩;产量也由16亿斤增加到300多亿斤。
气候变暖还使黑龙江省出现了南种北移跨区种植现象,原来适合在第一、二积温带种植的相对高产的农作物品种,可北移50~100公里种植,尤其是玉米表现最为明显,跨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本育9、四单19等第一积温带玉米品种仅在哈尔滨、大庆的南部县(市)种植,而现在已成为绥化、佳木斯等地市的主要熟期品种。目前,吉字号、晋字号、鲁字号、豫字号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开始引进种植。
积温增加粮食增产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和有关数据分析,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农业对气候变暖适应性较强,尽管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正反面都有,但近期内气候变暖也不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总体利大于弊。
国内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气候变暖,活动积温增加,农作物生育期相对延迟,在农作物熟期选择上增加了弹性空间,可以有效利用光热资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
如黑龙江省上世纪80年代前粮食总产最高不超过300亿斤,而气候明显变暖的近20多年,粮食总产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登上400亿斤、500亿斤、600亿斤、700亿斤四个大的台阶,具备了700亿斤以上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其中,气候变暖因素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15%左右。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续4年获得大丰收,除了市场旺、政策好、人努力外,天帮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四年都是“自老山”年份。2007年全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受旱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生育期延迟,如果不是后期气象条件有利,到10月8日全省才下霜,较正常霜期拖后半个多月时间,粮食产量和品质均会受到大的影响。
冷害减轻节本降耗
由于地处高纬度,热量不足,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有明显的种植北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低温、霜冻常常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黑龙江省平均3-4年出现一次全省性低温冷害,导致粮食总产下降20-30%;同时,粮食含水率高,质量差。随着气候变暖,近20多年低温冷害明显减少(仅有3年气温偏低,其中只有1年在三江平原形成区域性冷害),为农业稳产高产和提高粮食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
暖冬对于节约能源、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建设以及人们的户外作业都非常有利。以秋整地为例,全省往年11月5日前就开始封冻,机械就不能进行整地作业,但今年全省中南部地区到11月12日最低气温还在0℃以上,作业时间延长了一周多时间。另外,冬天温度高、日照足,还非常有利于大棚作物的生长,明显节约冬季棚室生产的供暖成本。
尽管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没有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但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出现,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农业生产的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8-04-01/13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