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范云六院士:农业最终出路要靠生物工程


  栏目主持:潘锋

  本期话题:第二代植酸酶农业生物技术产品问世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的“利用玉米种子生物反应器生产高活性植酸酶”项目,日前通过农业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李振声院士等国内著名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动物营养学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第二代植酸酶产品,具备替代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植酸酶功效,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没有新突破,农业生产难上新台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关系到建设、改革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在世界范围内,生物技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败对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以传统农作物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生产力不发达,80%的人口还住在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并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变得愈发尖锐。传统的精耕细作使我国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这种方式不能维持土地的自然发展,同时严重危害环境,造成资源和环境恶化。当前农业面临严重的挑战,突出表现在种植业生产上:粮食徘徊不前,棉花出现滑坡,油料开始减产,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等。如果没有科技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就很难获得大幅度增长,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农业生物技术对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

  美国在开发抗虫棉的初期,我们就已经认识到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国产抗虫棉对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同美国抗虫棉竞争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国产抗虫棉正在逐步取得优势,从而极大地保护了我们民族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一影响是深远的。

  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发展农业生物技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从目前或将来一段时间来看,也许常规技术还是主要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农业生物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是一个常规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并且这种补充和发展不是一般的,而是具有方向性的。因此,在我们农业现代化进程里,农业生物技术非常重要。

  作物加工方式落后制约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较高,在某些领域甚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是落后的作物加工方式却可能导致其产业化的失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技术体系的层面讲,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有应用价值的基因,更缺乏调控元件,技术源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效而规模化的重要作物(如小麦、大豆、玉米等)的遗传转化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得不到大规模的转基因的遗传转化体,无法通过筛选获得想要的转基因植株;与常规育种技术缺乏有机结合,如国外抗除草剂玉米和大豆的培育是以优良的品种作为初始材料进行的,同时在培育过程中始终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进行转基因新品种的选育。

  二是从技术管理层面讲,有待加强战略性规划。我国的情况是上课题容易,下课题也容易;同时,还存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却不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作物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作物生物技术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种业基础上,但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个产业链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虽然我国生物技术可以培育出很优良的品种,但落后的作物后加工可能最终导致其在产业化上的失败。

  转基因生物不是洪水猛兽

  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是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科学问题,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加以重视、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不能把农业生物技术的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和地震、SARS一类洪水猛兽般的问题混为一谈,这是两个概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物技术 玉米 农业生产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