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巴州区新农合保障覆盖广参合农民受益多


  自2005年11月成为全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区)以来,巴州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据悉,与以往相比,巴州区合参合面越来越广。今年参合农民增加到102.66万人,参合率也增加至95.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区4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市商贸园、区工业园区等,覆盖面达100%。

  在省、市统一补偿方案大的框架下,巴州区立足区情实际,进一步调整完善了补偿方案,让参合农民受益更多。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巴 州区住院补偿54759人次,补偿额10685.35万元,人均住院补偿1951元,其中补偿1万元以上的2356人,2万元以上的479人,5万元以上 的28人,达到封顶线7万元的6人;门诊补偿623375人次,补偿额4429.65万元(含一般诊疗费补偿),特殊门诊补偿827人次,补偿额 92.38万元,统筹基金使用总额15207.38万元。

  记者了解到,巴州区通过宣传、筹资,调整补偿措施,使参合农民更多受益。每年9月份起,该区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激发广 大农民群众自愿参合的热情。并在各地自筹资金期间成立班子,组建队伍,落实责任,政府挂帅,卫生部门配合,实行包村、包组责任制,深入基层,进村入户,筹 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特殊人群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在原有13种特殊慢性疾病基础上,新增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斥免疫调节剂和高血压Ⅱ级及以上特殊慢性 疾病2种,报销比例由原先的20%提高到40%;并对恶性肿瘤病人需放化疗、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重性精神病人在本市内国家举办的二乙及以上的合定点 医疗机构和精神病专科医院发生的门诊医药费用可按住院标准予以报销;五保户、孤儿在辖区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设起付线,五保户、孤儿、残疾人(凭证) 在辖区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医药费用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对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病等重大疾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对白内障复明 手术、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了支付方式改革,执行特殊补偿标准,提高了受益度。另根据基金总量和本年度基金使用测算,结合医改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合补偿 方案。实行了门诊统筹补偿试点,门诊基金在总筹资额中所提取一部分用于门诊统筹(含一般诊疗费),参合农民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一部分进入家庭账户,用于家庭成员门诊医药费补偿;还调整了住院起付线和可予补偿比例,最低起付线为 100元,最高补偿比例为95%。参合农民个人当年度住院补偿总额的封顶线调整为70000元;提高国家基本药物补偿标准,将国家基本药物(含四川省补充 药物)全部纳入合补偿范围,其补偿比例高于目录外药品5个百分点。

  龙背乡5村2组王三周的儿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经过华西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后转移到玉山中心卫生院做康复治疗,现已出院。“为了治疗儿子的病,我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如今,合住院补偿政策为我解决掉相当一部分经济负担,我非常感谢”!王三周激动地说。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巴州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及有关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规范运行,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 化的卫生管账、财政管钱、银行支付、报费公示、群众监督的管理机制。设立了财政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设立监督监管机构, 不断改进转诊、信函报告、查询、审核、补偿、公示、筹资等工作流程,办理报销补偿全部采取银行支付的形式,做到收有凭证,支有票据,严格审核,定期公布, 档案资料齐全,确保患病的参合农民报费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得到补偿,有效避免现金补偿中存在的漏洞;坚持并不断完善合基金使用预警分析机制,每月 定期对参合农民报销情况、基金使用率及实际结存余额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影响合基金运行的不正常因素,有效规避基金风险。“现在报销补偿方式越来越 规范便民了!正在巴州区农合中心办理手续的一中年妇女告诉记者。

  为了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巴州区合管中心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监督和约束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检查 评估,将检查评估结果与定点资格动态管理挂钩,对住院病人及医疗费用增长较快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抽查,及时纠正个别定点医疗机构放宽入院指征及一些不规范 收费的行为,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并及时统计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信息,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参合农民自付医药费用比例进行分析,对 明显超过规定指标的定点医疗机构给予告诫,下发《监督意见书》,督促限期整改,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为确保基金安全,防止套取挪用,采取事前 防范、事中监督、事后追查三结合;积极推行教育、检查、回访、公示、处罚等十项措施强化合监管。加大外地就医的核查力度,通过转诊审批、信函报告、信 函查询、电话查询、村社外出证明及村卫生站调查后的患病证明充分核查外地就医真实性,有效防范弄虚作假事件发生。坚持合定点医疗机构“五严禁”, 合管理、经办人员“五不准”规定,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服务行为。通过有效的监管,对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缜密调查核实,严肃追究处理。“近几年来 共调查处理合违规案件8起,因合违规书面检讨8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3人,免去院长职务3人,诫勉谈话院长3人,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起。通过严格 的处罚,有力警示了所有的定点医疗机构和经办人员,使全区合工作运行更加规范。”巴州区合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农民群众 免疫 落实责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