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山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零门槛”


4月7日一大早,12岁的杨怡诺就背着书包,来到济南市明星小学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杨怡诺读四年级,从外表上看不出她与城里孩子有啥区别,但她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安徽人,是跟父母来济南上学的,而像杨怡诺这样的农民工子女在济南还有2.4万多人,而像明星小学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济南市截至目前就有38所,包括小学和中学。

山东作为教育资源大省,也是农民工流动大省,每年全省有200多万农民工在城里打工、生活,也正因此,山东省成为教育部首批探索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试点地区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省从2003年起一直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并出台多项措施,力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城市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如规定,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流入哪里,哪里的当地政府要负责他们的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接收为主,确保他们享受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条件的基础教育。

杨怡诺的父亲杨世洪和母亲李爱花是2006年来济南槐荫区做汽车装饰配件生意的,两口子在这里打拼,生意很忙,5岁多的杨怡诺只能留在安徽老家,全靠杨怡诺70多岁的奶奶照顾,毕竟年纪大了,照顾杨怡诺的生活,老奶奶有点力不从心,杨先生决定再忙也要把孩子接到济南来,一家人团圆。

可转过年来,怡诺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杨先生咨询当地的教育部门,当时杨先生居住的槐荫区只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4所:2所小学,2所中学,“当时真是急得团团转,很发愁,孩子已经到了上学年龄,咨询济南的不少小学,都不接收,就是有接收的,还需要租赁房屋证明、暂住证、计划生育证、纳税证明、户口本等,不仅如此,还需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说起2007年为杨怡诺办理上学手续的过程,杨先生至今仍记忆犹新,唏嘘不已。

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不得已,只好又送怡诺回安徽老家就读,一家人又一次南北分离,“看着孩子坐车离去,我的心很痛,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这一别,又不知啥时才能见到孩子”,妻子李爱花说起怡诺回老家坐车离开时的情形,仍是激动不已。

2009年,杨先生所在的槐荫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发展到了9所,其中就包括杨先生住处附近的济南明星小学。而且济南市还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前,只要携带有务工合同或营业执照、暂住证(1年以上)、父母身份证、孩子户口到所在辖区教育部门登记就可以了,而且不需要缴纳借读费,享受与济南市市民子女就学的同等待遇。

“这下可好了,怡诺又可以来济南上学了。”杨先生立即把怡诺从安徽老家接来,送入明星小学就读。

“有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不仅让我们全家团圆了,还解决了孩子接受教育的大事,看着孩子能跟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学,俺挺知足的。”杨先生一家对此很满意。

杨怡诺所在的济南市明星小学,全校有300余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一半。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校里与城市孩子的待遇是一样的,甚至受到更多照顾。

据介绍,明星小学的老师与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家长结成对子,像亲戚一样走动;节假日,还带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外出游玩,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在我们的学生中,你看不出谁是城市的,谁是农村的。”该校苏校长说。

为了消除孩子们心理上的困惑,济南市以“平等、融入、成才”的思路加速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平等义务教育。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谋划的一个个惠民政策被写入文件:历下区要求定点学校严格采取混合编班、同班上课的形式,以完全相等的教育条件、教育内容、教育要求,实行“无差别教育”;市中区制定“动态学籍”管理制度,实行“随来随建,随走随迁”的弹性学籍管理,建立了“课业补习制度”,教师无偿补课,及时弥补学生学习缺口,加强学业衔接等等。

来自济南市教育局的资料显示,从2003 年以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为 100%。

被纳入试点后,山东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会有任何门槛。

截至目前,山东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约29万人,进入学校就读的约28.5万人,其中,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占91.7%。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