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为何要把“差”教师派到村校?


农村学校教育本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的薄弱地方,前不久,有关方面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每年考上高等院校的农村学生比例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并且,过去考上清华北大的基本上是农村学生,可是,近几年来,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是了了无几,几乎绝迹。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但社会关注,大声疾呼,就连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自己也是在分析原因,甚至百思不解。与此同时,一种不合理的现象也在持续发展,没有任何的改变,甚至有变本加厉的情况,这主是农村的优秀老师持续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转移,这与强调要加强农村教育的情况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与农村优秀教师被大量调往城镇相对应的是,大量城镇被淘汰下来的教师却不断被派调到农村学校。去年,某地初级中学搞教师自由组合,也就是要淘汰几位教师,结果是教学成绩平平,人缘不好的教师被自由组合下来了。对于这些教师怎么安置呢?一种方式是下岗待岗,工资减少,另一种方式就是调到农村学校,到村小学继续当教师。甚至个别对学生有过劣迹的教师也被从城镇派到村小学。这是什么道理呢?这难道是头脑相对发达的教育部门的人的智慧吗?

  我不否认,“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也许一些所谓的差教师到了新的环境下会发奋,会转变成好教师,把差教师调到条件差的地方也是一种改造人、救助人的办法。但是,这种把差教师调到农村的作法我是相当反对的,为什么?因为这是明摆对农村教育的歧视,是对农村教师的歧视,是对农村居民和农村学生的歧视。如果说了把所谓的差教师换个环境,也不一定非要把他们放到农村,只要改变一个环境和条件,也许不会更好。把所谓的差教师放到农村,一些人可能会自暴自弃,破罐破甩。这可能既不利于农村教育,也可能不利于“差教师”的转化。

  多年前就有人测算过,一个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小到大至少需要40万元。现在看来,40万元恐怕还不够。农民没有钱,自然也就上不了大学,自然也就会放弃上大学了。这就是为什么农村孩子的失学率了远高于城镇。这几年有“大树进城,垃圾下乡”的情况。与此同时,教育也越来越精英化、贵族化。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部门或学校,更应该体现公平和正义,体现科学发展需要。可是,我们看到的情况似乎相反,为什么?这是不是教育战线的思想领域出了问题?当然这只是我的问题,而不是我的结论。至于结论,我想大家心里有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转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