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调查:迁徙致学业支离破碎


按照100分的满分标准,7人中最高得了56分,最低的仅为14分。

        2月16日,成都全市中小学校开校。7岁的罗轩亦踏进自己就读的南华实验学校,发现班上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没有穿蓝黄色的校服。其中一个小男孩额前留着酷酷的小卷发,但说的普通话好听极了。

        很多学校都多了一群这样的新面孔。他们——金融危机后随父辈返乡的农民工子女用谨慎而不失童真的双眼,重新打量着故土。

        去年12月18日,省教育厅就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失业返乡农民工随返子女入学问题,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不让一名适龄随返子女辍学。

        新学期开始了,随返子女现状如何?本报调查发现有诸多问题。尽管如此,每所接纳了返乡学生的学校,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尴尬的测试 

         最高的还差4分及格 

         按照100分的满分标准,7人中最高得了56分,最低的仅为14分。

         两分钟了,乔朗没动笔。他望了望老师,又埋下头,像是犯了错。

         2月16日,成华区南华实验学校,乔朗站在一张齐腰高的办公桌边,紧攥钢笔,右脚尖不断蹭着水泥地。在他面前,一份摊开的试卷《2008~2009学年度上期学业水平检测题五年级数学》,轻盈如雪。但第一道题就让他看上去异常沉重:3/5+2/5=? 

        踯躅再三,乔朗歪歪扭扭地写了个答案:5/5。第二道题如法炮制:7/9-7/9=0/9。但第4道题让他彻底为难了:1/3-1/4=?斟酌一番后,他犹豫着写下:0/1。 

        看到这一幕,一旁的教导主任何建忠忍不住叹口气,摇了摇头。此前,还有6名和他年龄、背景相仿的同学,站在这张办公桌前,不知如何下笔。

        乔朗还算是答完了每一道题。更多的人卷面干净整洁———许多题目一笔未动。按照100分的满分标准,7人中最高得了56分,最低的仅14分。

         
        上学期,乔朗他们7人还在外省上学。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农民工不得不将子女送回老家读书。 

        据粗略统计,南华实验学校当天一共拥进90名农民工子女,大部分是小学生,其中有一二十名是随返子女。还有部分学生来自资阳、巴中等省内各地,原因是其父母不再去外省打工,而是转战到成都。

        金堂县教育局估计,全县随返学生约有两三百名。“秋季可能来得更多。”不少老师预测。

        据了解,成都许多农民工子弟校和一些公办学校开学后,或多或少都接收了一些随返学生,但大都并未进行专门统计。“类别不好统计。”成华区教育局解释。有业内人士分析,随返学生散落各校,聚沙成塔,“数量应该不少”。

        成都市教育局发文要求,市直属学校和各民办学校,应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妥善安置随返子女就学。乔朗成为这个政策下的“幸运儿”。他的父亲表示,由于刚来成都,许多证件都不具备,但他们向学校交了相关费用后,孩子还是顺利入读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着水 预测 估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