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手拉手奏响教育均衡乐章
随着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逐步改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学校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相对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薄弱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沈阳市启动了城区学校与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手拉手活动。手拉手活动在建设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实现了共赢,也奏响了城乡教育均衡的乐章。3月13日下午,新学期伊始,赴辽中县满都户学校支教的沈阳市第十七中学教务主任关宏彬老师为满都户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题为《新课程的几点感悟》的专题培训。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讲述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强调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她相信,在今后支教工作中,自己会在教育教学中与受援校师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让手拉手活动真正给农村学校带来教学新理念。
据沈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沈阳市将再建20所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使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数量达到100所,基本实现一乡一校。这意味着届时将有更多的城市教师走进农村学校,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也将进入一个新境界。
硬件改善软件更待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村,离不开人才保障,而人才出自教育。沈阳市近年来大规模兴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把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村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体现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更作为成就农村孩子梦想的摇篮。
沈阳市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而且彻底改变了农村教育“散、小、弱”的状况,有效地整合了农村的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如今,沈阳市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学生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条件。
然而,随着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逐步改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学校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相对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一严峻现实,为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薄弱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沈阳市启动了城区学校与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手拉手活动。据了解,手拉手活动主要以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师交流、师资培训为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保证这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沈阳市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遵循、有检查、有协调、有交流、有经费。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提出8项工作任务,包括制定发展规划、制定常规管理制度,实行共同备课、学科帮扶、交流授课和互相听评课等教学管理制度,开展“同唱一首歌、同绘一幅画、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作文、同开一次运动会、同选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系列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共建和谐校园文化,开展日常管理、新课改培训和干部教师交流见习活动等。
按照“全市对接、分区负责、学校拉手、城乡互动”的方式,手拉手活动在区县教育局和学校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城区教育局与郊区县教育局结成手拉手合作体,城区学校与农村九年制学校结成帮扶合作体,合作时间为5年。城区教育局每年为每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派去一名支教干部任副校长,城区手拉手学校每年分别选派一名小学教师、一名初中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到2007年,参与手拉手活动的城区学校已达到116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已达到59所,到农村支教的干部教师达到177人。这些教师中,不乏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甚至教育专家。
优势互补实现城乡共赢
在支教干部教师自己设计的纪念册上,有这样的留言:“你我同在蓝天下,明月何曾是两乡?携手燃情黑土地,方寸留馨爱亦长。”面对农村孩子们渴望的双眼和质朴的情感,支教干部教师的工作内容大大超出了原来在校时的工作范围,除了日常上课,还要做观摩课、指导对应学科教师教学、听评课、给农村学校出质量监测题、为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滴水成河,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变化令人吃惊。
一大变化是学校的管理开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目前,开展手拉手活动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部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并制定、整理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支教干部教师的帮助下,这些制度既体现了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和教学理念,又符合农村学校实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8-04-07/14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