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云南教师和总理面对面谈教育



温总理和杨盈川亲切握手 杨盈川/供图

   省教育厅昨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意外地来了一位客人——来自大理州洱源县的中学语文教师杨盈川。几天前他刚到北京出了一趟特殊的公差,使命是进中南海向温家宝总理反映基层教育的情况。

  云南老师和温家宝总理谈教育!杨盈川老师立刻引来了记者们的关注:杨老师在中南海和总理谈了些什么?总理怎样看待杨老师反映的问题?杨老师为什么会被选中作为基层代表进中南海面见总理?面对记者的问题,杨盈川娓娓道来,真实表达了他此行中南海的经历和感受。

  和总理面对面谈教育

  杨盈川老师是大理州洱源县炼铁乡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这次进京,是参加温家宝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1月23日,杨老师和来自全国的13位基层代表,和温家宝总理围坐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圆桌前,向温总理报告基层的情况。13位基层代表中有社区医生、种粮大户、养猪大户、农民工、再就业中介所工作人员、二次创业的下岗职工、水果超市店长、煤矿的队长、农村信用社客户部经理,杨盈川老师是唯一一位来自云南的代表。

  杨老师介绍,温家宝总理在座谈会上讲了一番话,其实是在说明召开这次基层代表座谈会的目的。温总理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的好坏要由群众来检验,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因为政策来自于基层实践,来自于群众。如果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不知道群众的困难,我们的政策就失去了根,就是无本之木。我们今后要不断完善和丰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发表意见的方式。”

  参加这次座谈会,对于杨老师来说,是一次激动之旅。当省教育厅通知杨老师这一任务时,杨老师禁不住掐了自己一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他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见到总理,因为他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都表明,温总理是一位亲民总理,能和总理面对面谈谈教育,是一件幸事。

  农村能上网 总理说“好”

  杨老师向总理汇报,过去5年,他切身感受到了农村教育四个可喜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孩子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现在孩子上学不用交钱了,一些辍学的孩子又回来上学了。

  第二个变化是,现在农村学校生活困难的住校学生还有生活补助费。谈到这一变化时,总理很关心地问:“你们学校的住校学生都有吗?”杨老师回答:“都有。”总理又问:“金额是多少?”杨老师回答:“每学期175元。”总理说:“好。”

  第三个变化是政府出台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惠及农村学生,受到拥护。杨老师的学生中,2007年就有一位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

  第四个变化是,现在杨老师所在的乡村学校,学生已经能上网,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把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手段输送到农村学校。谈及在农村也能上网时,温总理和杨老师也有一段对话。温总理问:“你上网吗?”杨老师答:“上啊,我还写博客呢。”总理又问:“什么博客?”杨老师答:“敏思。”

  他向总理提出三个建议

  杨老师认为,农村农民负担减轻了,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了,农村教师队伍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农村教育的问题都集中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因此,杨盈川老师在15分钟的发言里,向温总理提出的三个建议,都涉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杨老师对总理说:“随着农民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农民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让孩子上好学、读好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遇到好老师。”

  杨老师建议:采取特殊措施,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希望国家能扩大农村学校特岗教师计划范围和规模,让更多的农村学校受益。同时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希望国家设立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加大支持力度,使更多的农村教师有接受培训的机会。

  总理心系农村教师待遇

  杨老师在谈到农村教师待遇偏低问题时,总理问:“你参加工作14年了,我想知道,你现在每个月工资是多少?”实话实说,杨老师答:“不到1600元。”总理问:“是全部加起来了吗?”杨老师答:“是。”温总理当时边听边在纸上记下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两免一补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政策措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