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新华社帮扶思南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一是远程教育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模式。以乡镇为单位铺设覆盖绝大多数行政村的现代远程教育有线电视网络,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在乡镇建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和开通自办远程教育频道,在村党员活动室建设播放点,在自然村寨设立播放户,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形成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培训的大课堂。既有效提高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牢固占领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的阵地,又投资少,效益高,尤其是较好地解决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设备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其巨额投入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这一模式的探索中,新华社为开展试点工作的塘头镇和许家坝镇分别配置了价值40多万元的电视编播设备、摄像器材、电视机等。

  二是“村校结合”模式。思南县有70%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是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的。为了解决学校站点如何在服务教育教学和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学习培训中,做到“两不误、双促进”的问题,新华社扶贫工作队和县远程教育办公室的同志一起,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探索实践,并有针对性地为试点学校配置电脑、投影仪、电视机等设备,建立和完善了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村校结合”的运行模式,并创新“一校帮一村”、“一师帮一户”、“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高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丰富资源和先进手段,灵活运用协会小组分类学、党员干部带头学、培养典型带动学、借阅资料自主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村的建设。

  以上两种模式,在试点乡镇、学校和行政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铜仁地委和贵州省委的充分肯定。2006年,省和铜仁地区先后在思南召开现场会,其“村校结合”模式已在全省推广。今年,思南县委、县政府采纳新华社扶贫工作队和县远程教育办的建议,以“三联三创”(县、乡领导联系站点,创建远程教育示范点;远程教育站点联系能人大户,创建远程教育示范户;远程教育示范户联系群众,创建远程教育示范带)为主要形式,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双百双千”工程(创建100个远程教育示范点和100个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培养1000名乡土人才和扶植1000个能人大户),点面结合,着力扩大远程教育的实效,促进思南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村中小学 农民群众 组织实施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