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江苏规模农业如何破解“用工荒”


  当下正值秋收,启东市北新镇普东村冬娟家庭农场主于冬娟和老公杨永金刚忙收完黄豆,又投入到种麦准备之中。冬娟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200多亩,夫妻俩起早贪黑,从早上4点一直干到晚上9点才收工。“没有办法,请不到人啊。”杨永金叹了口气。

  如东县如泰果蔬专业合作社对劳力短缺也有切肤之痛。去年种、收西兰花时,碰到了“找不到人干活”的无奈。甚至在后期收割时,还有70多亩因为没有人采割,全部开花报废在田里。

  记者了解到,不少家庭农场、规模农业种植户,甚至农业企业,都深切感受到劳力短缺所带来的困扰。用机械化操作替代人工作业行不行呢?从农村的实 际情况来看,目前农机品种还不够齐全,有的甚至还存在“水土不服”的状况。南通盛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西瓜、蔬菜,也曾想到引进国外先进农机替代人工作 业,但发现机械化移栽时对幼苗损伤很大,不划算,最后还是选择人工移栽。

  为应对劳力短缺,一些地方出现了劳力服务组织,为有劳力需求的农业企业和种植业大户提供有偿服务。通州区骑岸镇育民村老支书俞仁春,把村里闲散 的劳力组织起来,为落户村里的两家农业企业提供劳务服务,“对方需要做什么,就通知村民做什么,带什么工具。”俞仁春告诉记者,他目前手上有180号人, 实行分片管理,平均每个成员一年收入也有万儿八千的。一些农业企业投资者也欢迎俞仁春这样的“劳务外包”服务,认为比较省事省心。

  扮演大棚机械化作业“探路者”角色的江苏海创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拥有500多亩种植基地。为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这一问题,公司去年聘请法国农 机专家,通过实地考察量身定制了一套适宜大棚内作业的农业机械,如用于棚内作业的大马力拖拉机、深耕机,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双轮旋耕机、铺膜机等。目前公司 还有多款机械设备正在研制之中,投入生产后将极大减少对劳力的依赖。

  农业专家、省农委园艺处处长倪锡林指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至二、三产业已不可逆转,农业季节性“用工荒”已成为众多涉农企业和种养业大户面临 的共性问题。“政府应因势利导,引导农村能人建立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之类组织,推进适宜农村实际需要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应用,这对规模农业发展和提升现代 农业发展水平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功莫大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移栽 农业发展 西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