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
农民工“跳槽”这件事儿
| 文 • 本刊实习记者 孟剑
镜头一 从农民到农民工
“农民工”的定义简单点说是农民工人,他们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至今,改革开放已进入第三十个年头,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工人,这是他们工作性质的第一次转变,也是他们的第一次“跳槽”。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兴起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低,城里的劳动力无法满足需求。这个时候的农村依然靠自家的几亩农田生活,由于人均耕地较少,农村出现了许多剩余劳动力。一边是需求,一边是剩余,为了打破失衡的农动力市场,国家出台政策开始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了第一次“民工潮”。
以人口大省河南省为例,据河南省社科院统计,1992年至1995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一个高峰。尤其是1993年,550万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占当年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5%,其中小学及小学文化的农民工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对于刚进城的农民来说,没有高学历,没有一技之长,有的只是力气和诚实的工作态度,所以多数农民工从最不需要技术的行业做起,包括鞋厂、布衣厂、餐饮和家政服务等行业。甚至还有一些在城市里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在城市中他们做着最脏最累的活,收入却低的可怜,一个月只有两三百元。
家在河南农村的老张,今年五十七岁,他是九十年代最早加入“民工潮”的农民。那个时候他37岁,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上初中了。当时小麦一亩地每年也就800至900斤的收成,每斤小麦的收入为0.65至0.75元,除去农药、化肥、种子等成本,家里四亩地,纯收入在1200元左右,再加上两个季度其他农作物收入,一年下来也就2000元的收入。这两千多元钱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还要满足家庭开支,所以只能进城打工,来到城里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只能卖力气,刚开始在一家小饭馆做活,一个月管吃住200元工资,尽管辛苦一些,至少可以减轻家里面的负担。随后又跳槽进了一家皮鞋厂,工资涨到了300,正是这些钱支撑了两个孩子顺利念完初中。两个孩子念完初中后,没有继续上学,随后也加入了打工大潮,四亩农田只留他妻子一人在家劳作。时间进入在1996年之后,小麦的价格一度涨到了近2元一公斤,他才回家和妻子一起种田,两个孩子留在城市打工。
据统计,河南省1996年以后,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速度明显放慢,规模缩小,1996年以后每年转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只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6.2%。尽管如此,城市的繁华和机会吸引着更多农村年轻人加入其中,而这一批年轻人多数都是初中毕业。他们终结了农民工的“盲流”时代。
镜头二 “民工荒”背后的“跳槽季”
新千年以后,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但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的许多民营企业出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不赔付工伤、不给农民工交社保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农民工与企业间的矛盾,所以许多农民工靠不断的跳槽以寻找更多的保障。这一问题导致了2004年“民工荒”现象的出现。2004年广东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和一些专家估计,当年有近200万人的劳动力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当时的农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吸引了40岁以上的农民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据资料显示,在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在700元左右,而回乡工作月平均工资在500元左右,在家吃饭基本可以自足,工厂效益好的话一个月结余的钱比在外地打工还多。
其次,我国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些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设备,需要的是专业的技工。06年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所以农民工劳动方式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转变,没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只能从工厂跳出来,转向其他行业,这一时期是“民工荒”也是农民工的“跳槽季”。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3-13/12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