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安徽省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响水涧村的孩子比往年开心得多,他们高兴地说:“今年爸妈没出去打工,就在家门口工作,天天都能跟我们在一起。 ”而在过去,有的孩子连春节也见不到父母。

    去年以来,芜湖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并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一封信,吸引不少当地农民工就近就业。响水涧村农民余家正就是其中一位,他之前在浙江一带的工厂里打工,去年与芜湖市中科电子公司签订用工合同,月收入两三千元。“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余家正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挺满意。

    “没想到家乡有这么多企业招工,我得好好挑个适合自己的! ”日前,在“春风行动走进乡(镇)”大型系列招聘活动上,家住六安市的李红丽格外兴奋。去年,全省广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服务月”等就业服务专项行 动,先后举办各类招聘会1151场,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40多万人次,直接将岗位送到农民工的家门口。

    “在我们这个农业大省和农民工大省,保障农民工就业是基本的民生。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意见、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开展各类专项服务 活动,有效保障和促进了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省内劳务对接工作,推动皖北24个县与皖江示范区18个县建立人力资源对接机制,全省实现 转移就业76万人次,比上年末增加25万人次。

    但是,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省内企业的工资待遇等整体就业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各级公共服 务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相关服务,企业要逐步向发达地区看齐,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不断增强吸引力,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

    “凤还巢”须有好环境

    “我做梦也没想到能拥有自己的工厂! ”站在自家新建的厂房前,岳西县莲云乡农民工王华明感慨万千。两年前,他还在福建一家服饰厂打工,如今在岳西县莲云乡农民工创业园里经营起服装加工厂。回 想当年的情景,王华明心存感激:“像我这样规模的服装加工厂,按常规没有一两百万元资金是无法建起来的,可我当初只有20万元,是农民工创业园给我提供了 创业平台。 ”

    和王华明一样,莲云乡不少昔日的打工仔纷纷返乡创业,先后有30多名返乡农民工申报企业投资项目。王华明的工厂开工仅两个月,就吸纳当地35人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不久前他又启动一条新生产线,再次为乡里提供就业岗位70个。

    “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吸引在外打工、有一定实力的农民工‘群凤还巢’,形成了以创业促就业、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 ”省财政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08年我省开始建设农民工创业园以来,按照每个创业园补贴150万元的补贴标准,3年间省财政补贴资金累计5.25亿 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20多亿元,已建成300多个农民工创业园,带动6.6万人就业,每年给当地农民直接增收3.8亿元。

    “农民工返乡创业,光有创业园这个平台还不够,其他方面的政策也要给力。 ”有关专家认为,支持农民工创业,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不仅要开展各种创业培训,还要继续完善减免税费、注册登记、贷款及担保等多方面政 策,提供“组合拳”的政策支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

    “富口袋”亟待提技能

    要富口袋,必须先富脑袋。无论是农民工就业,还是回乡创业,提高素质都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在淮北市信达电力设备公司当电焊工的孙永新,原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求职屡次碰壁,参加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电焊工技能培训班后,现在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记者从省人社部门了解到,针对农民工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从2009年起,省政府将农民工培训列入民生工程,专门出台加强农民 工培训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深入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目前我省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校企联合、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 化培训格局,已完成培训农民工60万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政策措施 加大宣传 社会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