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魏县壮大劳务经济推进富民强县


  今年以来,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富民强县”战略,通过建强输出网络、举办技能培训、开展跟踪服务等举措,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了劳务输出提质增效。截止11月份,全县共输出劳务26.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5亿元。记者日前采访了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高信。

  织就
转移就业“一张网”,打造运转高效的劳务输出平台

  强化劳务输出政府推动作用,构建运转高效的就业服务网络和信息服务平台。一是打造城乡“行政服务网”。成立了县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并在22个乡镇(街道办)建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在村设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站,形成了上下贯通、灵敏高效的服务网络。二是建立驻外劳务“协作网”。在全国32个用工密集的大中城市设立劳务输出办事处,及时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三是完善劳务输出“信息网”。健全县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全县城乡劳动力统计实现动态管理,提高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针对性。通过召开劳务推介会、劳动用工对接会等形式,提高了劳务输出的质量和规模,今年1--11月份,全县共输出各类务工人员26.4万人。

  上好就业培训“一堂课”,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

  充分整合县内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能力。一是上好“县情课”。让外出务工人员认识和了解县情实际,教育他们出外要诚信勤奋、吃苦耐劳、拼搏进取,今天“走出去”,明天“返回来”,带着技能、信息、资金、朋友回来建设、发展家乡。二是上好“技能课”。发挥县就业局职能优势和培训基地教育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采取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培训与等级鉴定认证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位实习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技能储备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等,实现“培训一批、输出一批、就业一批”。三是上好“品牌课”。开展“实打实”品牌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在外出务工中发扬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等优良品质,自觉维护魏县“实打实”劳务品牌形象。并制作印有魏县“实打实”劳务品牌背包、徽章,免费向外出务工人员发放,提高了魏县劳务知名度。通过培训外出就业稳固率达85%以上,有效提升了就业层次,进一步扩大了“实打实”品牌知名度。

  拉长就业服务“一条线”,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

  创新服务理念,大力开展关爱农民工行动,对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周到服务。一是“走时送、回时接”。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一条龙”服务,安排专车专人送达务工地。逢年过节,安排专车到务工人员集中地,并在邯郸火车站设置接待站接务工人员返乡。二是“急时助、难时救”。对用人单位和在外务工人员进行回访,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对特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农忙季节组建义务帮工队,为外出务工人员困难家庭帮种帮收。三是“建党部、强工会”。积极探索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相继在16个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建立了流动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组织,增强务工人员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打好乡情联系“一张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围绕“走出去,引进来”工作思路,大打“乡情牌”,实施“引凤还巢”战略,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利用学到的本领、积累的资金投资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劳务循环经济。一是节日慰问。逢年过节寄送《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给予乡情慰问和人文关怀;组成慰问小组,到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看望慰问,传达家乡的问候与祝福。二是协会联系。组建魏商协会,举行交流合作活动,及时了解在外人员工作情况,积极打造“互帮互学、互递信息、共谋发展”平台。三是引凤还巢。建立外出务工有成人士档案,将外出事业有成人员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召开座谈会、春节茶话会、返乡创业恳谈会等,宣传投资创业政策,搭就乡情联系桥梁,激发他们返乡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0余名在外创业有成人员返乡创业,总投资达10亿多元,带动吸纳农民转移就业达3万余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外出务工 相结合 劳务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