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上足发条”为农民工就业“架梯”


  金黔在线讯 17年坚守职业培训的惠水布依女罗婷,从当年办培训班,发展到拥有一所职业培训学校。通过缝纫技能培训,让4000余农民工实现就业。

  向邻居借来的300元钱是罗婷的第一笔“创业资金”。她用150元租了一个25平方米的顶层单间,创办了培训缝纫技能的贵阳婷婷职业培训学校。

  2004年起,罗婷将其职业培训和政府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她主动找劳动部门的相关人士,来学校考察培训资质。2005年至今,贵阳市婷婷职业培训学校先后承担了省、市农业局、劳动局、省扶贫办的缝纫技能培训任务。

  为了让更多村民能就近学技术,这些年来,罗婷带领学校的专业老师,将教材教具及缝纫设备搬到全省10多个乡镇的村寨,搬到农户家门口,手把手教村民缝纫和刺绣两项技能。

  在一些旅游景点和一些少数民族村寨里,有不愿外出务工的村民,学校老师就传授他们几十种民族手工刺绣针法和各种图案设计,指导他们在家里生产民族工艺品,在旅游景点销售。这种培训特别受到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欢迎。

  如今,罗婷所创办的职业培训学校拥有较为稳定的专业教师10余人,每年为政府“订单培训”学员400人。

  自1993年建校至2004年,该校共培训城乡待业青年、下岗职工1846人,就业率达90%以上。2005年起,接受政府安排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累计培训农民工4835人,就业4270人,就业率达88.3%。就业学生分别安排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上岗就业。

  回想起两年前自己参加全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座谈会的经历,罗婷仍然有些激动。那时也是4月,她作为全省各地38名返乡创业农民工代表之一在座谈会上发言:“我办的培训学校永远为农民工兄弟敞开大门!”

  参会的省委副书记王富玉鼓励罗婷要学以致用,抓住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将传统的民族服饰进行改良,设计生产成为兼具民族特色和时尚现代感的贵州旅游特色工艺品。

  她渐渐清晰了自己的创新道路:将职业学校开到景区去,创建以布依族为特色的民族服饰及工艺品制作公司。将民族工艺的制作与教学实习相结合,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产业和培训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实训的“三结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外出务工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