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架起“连心桥”


中工网北京12月28日电 播出470期,发布信息71136条,提供用工岗位133281个,帮助29538人次找到了工作岗位……由河南安阳市总工会和安阳广播电视网络总台联合开办的《就业热线》栏目自2001年8月18日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9年的历程。

每周一期的节目通过热线电波向下岗职工送岗位,同时解决用人单位急需;又通过安阳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一服务职工的平台将“热线”内容延伸、扩大并做深、做细,使职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大家亲切地称“就业热线”是架在党和政府与困难职工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

9年来,这档“老百姓的节目”上过中央电视台,发过《河南内参》,聚焦过《中原焦点》,还得到河南省、安阳市各级领导的多次批示和关注。

《就业热线》九年经久不衰,越办越热,它的魅力究竟何在?

一个栏目 一个网络 一鸣天下知

2001年,安阳市下岗与再就业形势严峻,安阳市总工会领导意识到,仅靠节假日为困难职工送几袋面、几斤肉、几壶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禁想到了利用广播媒体传播快捷、覆盖面广、直接面对听众的优势,联起手来,共同解决就业难题,立即得到了当时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积极响应。经过积极筹备,栏目于8月 18日开播。

从安阳市铅丝厂下岗的石玉君多次求职失败,对再就业失去了信心,这天,她听到广播里发布用工信息,有几条很适合自己,就想,何不打个电话啊!她很快在一家纯净水厂就了业;35岁的安霞从一家商场下岗后,通过热线搭桥,成了一名超市的营业员;32岁的贾文霞从一家针织厂下岗后,也是通过“热线”,成了一家化工商店的营销员……

这种求职方式方便、快捷、免费,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热线越打越热。节目“火”起来后,负责发布用工信息的工会干部董宝丽成了全市最忙的人。她一方面做好热线中与下岗职工的情感沟通,一方面配合同事杜建国多方寻找落实用工信息。那时候,交通条件和信息流通还不太发达,他们全凭骑着自行车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忙得连节假日都很难休息。他们的风雨兼程、不辞劳苦赢得了越来越多用工单位的信赖,一家马兰拉面馆200多名职工中,竟有一半以上都是通过“热线”就业的。求职供职形成良性互动,“空中彩桥”声名远播,节目时间一再延长。但是,依然有许多听众打不进电话,节目结束后,常有人聚集在电台门口。针对这些,安阳市总工会领导迅速决策,2002年5月底,率先在河南省创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热线”的背后建起一个服务网络。这一来,群众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都能找到归口解决了。此举一鸣惊天下,中央台视台、《工人日报》、《河南内参》、《中原焦点》、《安阳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克强在阅览了相关报道后,作出批示表示赞赏。河南省总工会领导称赞该节目在全省乃至全国工会系统是一个突破性的创举。全国不少地市都争相来安阳取经。

“热线”人 “帮扶”人 咱们的贴心人

今年2月27至3月16日,《就业热线》栏目开展的下乡村、进校园、入企业《春暖民生》大型系列直播活动震撼了三春。三场大型直播活动分别在安阳县蒋村乡、安阳师范学院、豫北纺织公司举行,现场参与群众达23300多名,省内外企业520多家,提供用工岗位及免费培训名额21131个,1万多名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职工与各类招聘单位达成就业意向,1421人签订免费培训合同。

《春暖民生》系列直播活动的成功,来自于“热线”人、“帮扶”人的匠心独具和无私付出。

“春暖民生”活动方案确定后,市委重视,安阳市总工会高度认可,工商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和单位也积极响应并参与。在各方通力配合、大力支持下,下乡村活动在安阳县蒋村乡首获成功。曲沟农民刘振平说,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你们把岗位和培训送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俺从心底里感激你们!之后两场直播又各有侧重,主题鲜明,同样声势浩大,赢得了赞誉之声。郑州隆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平在参加安阳师院专场招聘活动后说,全省的招聘活动我参加过多场,但像安阳这么组织严密、现场直播还是第一次;江苏、浙江等企业的招聘代表兴奋地说:“你们的直播活动做到哪里,我们的招聘就到哪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登记造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