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2009年广东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考核中排名第一,昨天,相关专家组来到我市进行实地考察和典型剖析。
据统计,2009年,我市培训农村劳动力2.03万人;转移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2.05万人,接收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农村劳动力5.42万人。今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2.05万人,转移本市农村劳动力1.68万人,接收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农村劳动力2.35万人。
◆外市劳动者中山免费培训就业
自2008年8月在板芙镇建立起广东省首个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基地游龙基地至今,我市还建成了民众镇联翔基地和南区诺安基地等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为有意到中山务工的外来劳动力提供免费食宿、培训、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先后接收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农村劳动力8000多人在我市培训后转移就业。
除此之外,我市还通过在茂名、肇庆、云浮等地设立4个劳务驻点工作站,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书,派驻工作人员,及时将中山市的缺工情况、招工信息通报驻点城市,通过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输出单位与中山市企业开展劳务对接。
各镇区还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积极探索“镇校合作”新模式,与本省外市的技工学校签订“镇校合作”引进技能人才的战略协议,不断引进技能人才,建立长效的劳务输入机制。
◆年龄大技能差农民家门口就业
专家组还到黄圃镇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昨天下午,43岁的王阿姨像往常一样在家附近的中山市新荣果仁食品有限公司石军分车间做果仁加工,每开一斤开心果的工钱为5角。
“一个月大概能赚个七八百块钱。”王阿姨笑着告诉前往考察的专家。跟王阿姨一样在家门口自由零散就业的还有同村的其他6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今年四五十岁的妇女。工作时间基本自由,并且可以将食品搬回家里加工。
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社区,鼓励设立大嫂工作坊、企业社区车间等不同形式的就业服务基地,引导年龄大、技能差、文化低的农民,在社区实现灵活就业。如黄圃镇,16个村(社区)已设立了22个本地人车间和大嫂工作坊,目前就业人数超过1500人。政府为鼓励社区就业服务基地建设,给予场地及经营上补贴,并且为每个参与工作的群众购买意外保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12-23/12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