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影响就业 62%人首选薪酬


  干什么最吃香?最想去哪里上班?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的回答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回答也不一样。从上世纪70年代当兵、当工人受追慕,到上世纪80年代个体户流行,再到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风行,进入新世纪以来,吃香的行业、职业更趋多元化,银行、税务、工商、电信、外企……今天,在热门职业排行榜上,公务员、国企职工等赫然居前,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和择业倾向。

  从走出国企,到重新追捧“含金量”再次凸显的大型国企;从商海弄潮儿辈出,到公务员招考门庭若市,我们的就业图景,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中,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回归;我们的择业观念,在不断改变和调整中,还潜藏着一些不变的质素。人们择业观嬗变的背后,反映了哪些深层社会问题?我们又应如何破解这些问题?

  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我们有怎样的就业理想?又面对怎样的就业现实?为了更广阔、更美好的就业前景,社会发展需要作出哪些调整?政府部门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而人们的择业心态和观念又需要作出哪些调适?本期“时事观察”,将就这些问题与您一起探讨。

  如何树立公平合理的择业导向

  李 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人们择业的最基本驱动力来自劳动力价格,最想去收入高或资源多的单位。如果在择业导向上引导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价值,将会增进整体福祉。垄断行业高收入主要是因为其垄断性。为了树立公平合理的择业导向,资源配置应向中小企业倾斜,引导求职者进入多种经济成分的领域,促进就业选择多元化。

  什么工作最受追捧?从每一个个体看,似乎仅仅是个人的求职意愿,但是,从社会整体看,却有着明显的社会导向意义。人们通常将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当作社会群体择业的晴雨表。近年来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显示,政府机关和能源、电信等垄断性行业一直居于前列。

  社会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才或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规律是:劳动力总是从价格低的地方流往价格高的地方。择业的最基本驱动力来自劳动力价格,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想去收入高或资源多的单位。那么,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某些行业工作收入高、资源多?更进一步说,社会资源为什么配置给了这些行业、职业?这样的配置合理吗?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

  第一,择业倾向事关社会整体利益。既然各种工作、各个群体的收入、资源、利益有很大差异,那么,我们判断公正、公平、合理的标准就只能是争取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或曰“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大学生们一窝蜂地想挤入公务员队伍,是不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呢?这不免使人想起法国思想家圣西门的为人所熟知的那段话:假如法国突然损失了50名优秀的物理学家、50名优秀的化学家、 50名优秀的数学家、50名优秀的音乐家、50名优秀的作家、50名优秀的工程师,将使法国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假如突然失去的是没有用自己的劳动促进科学、艺术、工业进步的王公、议员、省长、主教等,这并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有这个涵义,一个社会如果在择业上引导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价值,那么将会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关人员膨胀过快,增加了全社会负担,如果“挤入公门”的就业选择继续推波助澜,是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

  第二,行业、职业、职位之间的收入差异难以避免,那么,什么样的差异才是公正、公平、合理的呢?笔者曾经提出过公正、公平、合理的收入差距的四条原则:首先是技术水平差别的原则,其次是承担责任差别的原则,再其次是劳动付出差别的原则,最后是工作环境差别的原则(指工作的物质环境对人体不利的应该在劳动报酬方面有所补偿)。如果按照这些原则去衡量的话,那么,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显然是不公平合理的。据报道,有些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比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高出4倍至10倍。这些行业的高收入主要不是因为其技术水平高、承担责任大、劳动付出多、劳动的物质环境不利等,而主要是因为其垄断性。如果社会的导向,引导人们去追逐这样的工作,当然会加剧社会的畸形发展。我们期待收入分配改革能切实体现“调高、扩中、提低”,治理分配不公现象,从利益分配上矫正就业倾向偏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参 缺失 群体 数据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